冬天马上到了,他这热乎乎的米粉一定受欢迎,而且这小东西也不适合大酒楼。
况且上次的事也让赵小山心里膈应,虽说在商言商吧,但一个杨家就让香满楼放弃了自己,这样的商家,也没有再合作的必要了!
“山子,那你这一碗米粉打算卖多少钱?”
赵老爷子以前也算走过南闯过北,吃过不少地方的吃食,但这米粉还真是头一遭。
“价格我还没想好,还要再研究研究。”
考虑到成本问题,他准备降低一下大米的比例。
吃过这顿饭后,赵老娘像是又看到了希望,为了支持儿子的生意,去镇里粮铺卖粮时竟留下一袋子稻米。
“这一袋子米就值不少钱呢,你要不给老娘弄出点名堂来,敢随意糟蹋粮食,明天就叫你屁股开花!”
“你放心吧娘,儿子保证完成任务!”
得了家里人的支持,赵小山这次得以更加大刀阔斧的实验,这两天他反复制作米粉,寻求稻米和杂粮之间的完美比例——在既降低成本又能保证粉成型,口感还可以之间寻找平衡。
农家少闲月,秋粮虽然收完了,但赵家还要继续翻地,打算种冬粮。
没有大黑牛,翻地纯靠人工,每天赵老娘他们都累的不轻,回家吃上一碗热乎乎的米粉,感觉整个人都舒坦了。
经过赵小山的反复实践,五天后,赵小山终于找到了这个平衡点!大米和高粱米、粟米的比重分别为1:5:4。
赵小山看着成型后口感还算OK的杂粮米粉,心里乐开了花。他这算是这大景朝的创举了。
米粉制作搞定,剩下就要考虑摆摊的问题了。
乐平镇倒是有一个大市场,平日里小商小贩可以去那里摆摊卖东西,甚至可以在那租桌椅锅铲,还有专门的市令管理,挺正规的。
但只要出摊,就要先交十文钱的摊位费,要是生意好还行,买卖不好是要赔钱的。
而且这种混杂的大集市卫生条件不好,就普通老百姓经常去吃,真正的有钱是不会去的,市场受众有点窄。
要真想在大市场做买卖,东西味道好不好都是其次的,量大价优才具有优势。
但他们这又是猪骨头又是米粉肥肠的,成本也确实不低,要是价格压得太低,没什么赚头。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自己在镇里租铺子,自己一个小门,想怎么安排怎么安排,不受人管控,冬天干活家人也不遭罪。
只不过这个法子好是好,却不太适合现阶段的赵家,刘氏是绝对不会拿出好几两银子给他租铺子用的。
赵小山这正愁如何打响乐平镇骨汤米粉第一炮时,县里的胥吏来通知:今年的徭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