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剔肉留骨的剔骨葬,《列子·汤问》有载:“楚之南有炎人之国,其亲戚死,歼其肉而弃,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
有以火焚烧的火葬,《墨子,节葬下》有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烟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
除了这几项,还有因不同民俗而产生的天葬、水葬、岩洞葬、吊棺葬等殡葬方式,由于这期不是古代殡葬方式专题视频,我便不逐一列举。】
“嘶——”未曾读过什么书、对古时丧葬方式不了解的大胤百姓倒吸一口冷气。
听听,这说的都是什么!
那剔骨葬和火葬,令逝者死无全尸,还能“成为孝子”?
他们能说什么?
感谢青橘让孤陋寡闻、浅薄无知的我们长了见识吧!
【到了现代,出于节约土地资源的现实需要,火葬成为主流。
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以及科技的发展,一些不修坟墓、不立碑、不硬化土地的殡葬方式走入人们的视野。
大家较为熟悉的是草坪葬、树葬、海葬、花葬、骨灰墙、骨灰塔,这些殡葬方式主张回归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被称为生态殡葬或者绿色殡葬。】
正在奔跑中的太医令听见这段话心神晃然、猝不及防摔了一跤。
什么什么?
你们后人管“草坪葬、树葬、海葬、花葬”叫做回归自然、天人合一?
大儒薛泽若、道士孟文箬、医者太医令:天人合一是这样理解的吗?
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感觉不太对劲。
朝臣们议论纷纷。
“无墓无碑,后人如何祭祀啊!”
“随海水而去,岂不是骨灰四散,相当于死无全尸!”
“葬在草坪上,岂不是死后尸骨任人践踏?”
这比惠帝尸骨被展览还可怕啊!
大家纷纷摇头,不能理解,不能接受。
【比较有趣的殡葬方式还有把骨灰发射到太空变成星星的太空葬、混入烟花在夜空璀璨绽放的烟花葬、提炼成钻石的钻石葬、制成石墨造为铅笔的石墨葬等等,这些各具特色的葬法都体现人们对死亡的坦然,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另一种热爱。】
《郁陵千秋》令人惊吓的事情又加一!
前面的葬法已经非常奇怪了,后面这些又是什么?
星星、烟花、钻石、铅笔?!
确实看出后世之人对死亡的坦然,但是这“对生命的另一种热爱”......恕我们这些古人不能理解。
太史局,新任灵台媖欧阳珂喃喃自语:“骨灰发射太空变成星星?星星还可以人造吗?如何发射?发射多远才能变成星星?能把骨灰变成星星,是不是可以到这个太空看见或者抓住其他星星?骨灰没有光,它变成星星,光从哪里来?”
工部尚书王盐亦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里,浑然不觉自己在自言自语:“石墨制铅笔?既为墨制成,铅笔与毛笔有何不同呢?许慎《说文解字》载,铅,青石也。如此,铅笔亦可称青石笔。青石与毛……青石比毛硬……铅笔、青石笔、硬笔?!硬笔,硬笔,炭笔?石墨?如何制作如何制作……”
没有人出言打断,朱宣伊对王盐的主动思考很满意。
很好,这是一个有相关知识储备并且善于思考和创新的官员,相信不用她吩咐,他自会去研究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