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仅给朝廷去信说明情况,还向周边的州请求支援,粮食、医药甚至是救援人员——朝廷和周边的州反应都很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因为地震和洪涝本身就有很多人受伤,钟灵韵非常重视医疗问题,安排专门的官吏负责医疗,并每天向她汇报工作情况,所以瘟疫一出现,钟灵韵马上就知道了。
她成立了一个医疗专家组,听从大夫的建议,划定隔离区,征选愿意进入隔离区的大夫。】
太医令点头:“合该如此。”
钟灵韵是会办事的。
遥想当年,太医令还在地方工作,也遇上了一次洪涝。
那地方主官不想着如何安置灾民,竟然去搞什么祥瑞,说大水冲来了一块刻有“国泰民安”的玉碑,是上天在表示对皇帝治国成果的肯定。
……
果然,什么样的主上什么样的臣下。
爱好丹药追求长生偏信祥瑞的主上,会培养出一批阿谀逢迎、疏于实事的臣下。
励精图治的主上则会培养出一批追求实绩的能臣干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将天下人心聚为一处,让五湖四海尽是一家。诸卿,下朝后便去写一个关于凝聚人心及灾害支援良策的奏折吧!”
众臣:……太励精图治也不一定好。
【海龄和她的老师都去了。
她们顶着感染的风险,夜以继日地救治病人、尝试新药,终于研究出治疗这种疫病的药方。
鸣州的瘟疫可以解决了,但是海龄的老师却牺牲了。
这位有仁爱大慈之心的医者,毅然决然入隔离区,尽心尽力救治病人,舍身忘己研究药方,在感染之后毫无犹豫地试药,在病痛缠身的时候坚持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她这样的人,或许史书上没有属于她们的传,我们无法知道每一位大夫的姓名,但她们的医者仁心感染着我们,她们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对医道的追寻照亮着我们。
当然,这种精神先照亮了海龄。
此后,海龄开始游历四方,在实践中学习进步。】
“没了?”
太医令不可置信,鸣州天灾就讲完了?
青橘,你不要重点讲一下疫病的症状,详细讲一下治疗的药方吗?
钟灵韵亦是意犹未尽,她还想多听听未来的自己是如何处置鸣州天灾的呢。
鸣州的百姓安慰自己:没事,天灾嘛,听天幕的意思,鸣州天灾能得到妥善解决,没事……
没事什么啊没事,那可是地震加洪涝加瘟疫!
人一辈子遇上一次就不得了,鸣州百姓一下遇到三,还是集中遇上。
救命啊!
“天幕有办法阻止地震、洪涝、瘟疫吗?我不想死啊!”
鸣州百姓瑟瑟发抖。
“天幕不是万能的,没救了,等死吧!”
有人高喊:“病还没有来,就要放弃治疗了?何必如此!我看诸位且乐观些,陛下与朝廷难道会对此无动于衷?这可是昭文陛下啊!”
鸣州的百姓被安慰到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