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直播公主一脸懵:圣君是我? > 第118章 昭明吏治建设(5)

第118章 昭明吏治建设(5)

比来比去,竟是文风改革最容易?

某些习惯浮华文风之人想起数月以来公文撰写之艰难,不由脊背发凉、双手颤颤。

谁所在的机构会被精简?谁又会被判定为冗官遭裁?

一时间议论之声此起彼伏。

而朱宣伊对此不加理会,她目光如火,眼神热切:八条!这八条都是朕心中所想!除此之外,还当行培训、兴百业,以及女子为官合法化!

【整肃吏治刻不容缓,但也急之不得,是细水长流之事。

作为一个后人翻看史书,我们会发现,朱宣伊对吏治澄清从她即位之初便已开始,是什么呢?】

青橘故意停顿,天幕之下,竟有许多孩童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说:“是公文文风改革!”

除了孩童,还有许多妇人、农人、匠人、商人……

众人听得十分认真,迫不及待地回答,似乎真的处于学堂中,青橘老师正在讲台上传道授业。

许多人确确实实在观看视频中有所学,比如视频有字幕,那些不识字的孩童、妇人、农人,看着天幕,渐渐认得些许字。

比如方才红头文件上的“大胤帝国”,他们便都认得。

因为大胤、帝、国,是视频所提的高频字眼。

【没错,正是公文文风改革!

文风即作风,公文文风事关行政效率,朱宣伊试图以此为杠杆撬动官场风气革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青橘曾在《从加班血案看昭文官场风气革新》这一期视频中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视频了解哦~

开明元年,新帝登基,朱宣伊按照惯例开恩科。

这一榜录取进士261人,较惠帝时期平均录取人数少62人,这在当时引起一时议论。】

学子甲要裂开了:“什么!少了62!这,这可是62个人才啊!”

学子丙摇摇欲坠:“62个学子的前途,62个家庭的希望,我,我不会就是……不不不,我一定是261中的一个!”

学子丁眉头深锁:“何故如此,何故如此?明堂诸公不劝劝陛下吗?”

学生乙捏紧了书:竞争更激烈了!真正的强者从不会抱怨环境!不行,我今晚要挑灯到半夜!

【不过,昔年惠帝践祚,高后主政时所开恩科录取进士人数不过270余人,261与270相差无几,这是有前例的。

并且,薛泽若、黎玄微、郭寂等在惠帝朝便上书请降低每榜进士人数的大臣亦支持朱宣伊此举。

因此,录取261名进士问题不大,所引起的议论如风过耳,少顷即散。

然而,大多数人没有想到,261是昭文时期每榜录取进士数的最高值。

黎玄微、郭寂等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科举取士数量过多而国朝冗官严重的问题,过量取士后以何位安置他们呢?

因此,黎玄微、郭寂等人频频上书陈述科举的问题、冗官的问题。

开明二年,科举考试又一次举行,所取进士数为230余人,较开明元年减少30人。

30人,不算多,但是这时候有些人已经意识到,黎玄微和郭寂的话,朱宣伊听进去了。

此后科举每榜取士数量逐渐降低,后来所取进士数维持在160人左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1982:说好的创业,我怎么名震文坛了?妻不厌诈:娄爷,我错了!公主醒来在七零手一痒就想扇人换个身体又如何?我来反转一切!凤舞倾华:嫡女医妃惊天下花欲染女尊科举商途:美男如云送上门穿越异世,冷情王爷把我宠小祖宗出墓:国家跟她吃瓜赢麻了我只略施手段,黑帮霸总被撩红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