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鸣州百姓愣了,太极殿臣子愣了,朱宣伊很高兴。
她一直在想军队建设的事情,保家卫国明明是荣耀至极的事情,为什么一些人会以当兵为耻呢?
那是因为大胤的军队军纪不明、不严,将士没有好好履行保家卫国的职责,时常欺扰百姓,百姓视之如地痞流氓,见之生厌。
朱宣伊被点醒了,要建设一支好的军队,不仅要明军纪、提战斗力,还要改造官兵的思想,让官兵意识到保家卫国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意识到家不止是自己的小家,也是无数同胞的家,这无数个家组成了我们的国。
军队是国家和百姓的城墙、盔甲、矛和盾,百姓和军队不应该是恐惧与被恐惧、厌恶与被厌恶的关系,应该是信赖。
一个大胤的士兵保护大胤的子民,就像保护自己的父母、姊妹、兄弟、孩子。
一个普通的大胤子民信赖大胤的士兵,就像信赖自己的父母、姊妹、兄弟、孩子。
官兵保护这一个个家,就要把百姓视作自己的父母、姐妹、兄弟、孩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个政权得到百姓的支持它就存在,军队也是相似的,得到百姓的支持,它就强大。
军民一家亲,谁能敌?
这真不容易做到啊!
没关系,朱宣伊心想,我就喜欢做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同时,钟灵韵将鸣州城区划分为二十五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文官或者武官总领,根据网格大小配下属官吏,负责网格内救援等事宜。
古代没有网格化这个词语,史书对钟灵韵此举的表述是“划区定责”。】
朱宣伊道:“划区定责本身不足为奇。”
群臣以为然。
战国时,商鞅变法实行什五连坐——“令民为十五,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
后汉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
今大胤,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
基于青橘目前的介绍,依太极殿君臣的浅见,划区定责、网格化,是上述的变形、优化。
这不是一个创新点。
朱宣伊又道:“难的是整合、统筹被地震破坏的行政体系和大小官吏。”
显然,青橘并不会详细讲述这个过程。
她看向钟灵韵。
钟灵韵无奈摇头,她也在想,在那种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整合人心人力,快速恢复行政。
【现代的网格化,比钟灵韵的“划区定责”更加精细,我们有上百万的网格员,他们发挥承上启下、接连万家的作用,收集民意民情,解决急难愁盼,是基层精细化治理不可缺少的一环。】
“上百万!”户部尚书惊讶,“后世一个网格配备多少个网格员?覆盖多少户?一户有多少人?”
方知清先假设一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每个网格覆盖30-50户,就按照30户计算,一户按照5口人计算,那么一个网格员要对接150人,一百万的网格员就对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