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正了正衣冠说道:
“陛下,我鲁国乃堂堂黄道王道之师,怎么可以用这种旁门左道。”
用长弓短剑还能说是军中利器,用这袖剑,这不就是暗箭伤人的小人吗?
“哦!”
暗箭伤人,小人行径是吧?
“那么,请问李大人,本国与番国多次交战,均处于下风,请问可有什么对策?再者多次次交战,我方损失人员又有多少?
只要能够杀杀对方的威风,让咱们少死人,这有什么不好的?”
“回陛下,臣有议。”
黄粱回头望了一下,想要说话的居然是匠造监的人。
“放肆!此乃朝堂议事,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你先退至一旁吧!”
“莫大人先别动怒,且先让他说说看,看他有什么高见再说。”
得到黄粱恩准,那名匠人连忙说道:
“陛下,下官想先看看那个袖箭。”
黄粱就把袖箭筒解了下来,递给那位匠人。
那匠人看了好一会,然后说道:
“这袖箭筒构思挺巧妙,但是做工用料都不怎么样,如果让我们仿做,再用更好的材料,不光可以让它变得杀伤力更强,而且更不容易损坏。”
“只是...只是我们可以这样做,番国也可以!如果...”
“陛下此乃国之大事,匠造监的人可以谈论这兵器的结构造法,但是绝不可以谈论国事!”
工部尚书看了他们一眼,说道:“他们没有这个资格。”
黄粱眉头挑了挑,若按道理说,他们确实只是一帮匠人,在朝堂之上议论国事的话,确实不太合适。
“在朝堂之上议论国事,当然不合规矩。不过现在这里不是朝堂。”
“而且现在讨论的也不是国事,你,就说说这兵器上的事吧。”
“是!陛下!”
得到黄粱的应允,那名匠人连忙组织了一下语言,把多余的关于不能说的话全部都去掉,然后小心的说道:
“这个这个兵器嘛,只要有人得到了,拿回去琢磨琢磨,模仿模仿,总能弄出个八九不离十的。”
“东西在自家手上能发挥了效果,当然是好事,但是要是同样的利器落到敌人的手上,那么...”
虽然那面匠人省去了很多话语,但是黄粱和众人都听懂他的意思了。
两军交战自然是多有死伤,要是有人从尸体上或者是散落的兵器上发现这个袖箭筒。而且在战场上见识过这个袖箭筒的厉害的话。
自不免,会生出别样的心思,要是他们能够复制出这个袖箭筒,在交战的时候,也给咱们来这一手。那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黄粱在思量着,如果真要把这东西或者其他兵器用在战场上的话,那首先就得得保证这兵器不会轻易的落到对方的手上!
最好的办法了,要么就是提高自己打造兵器的,技术可是他眼前嘛,他可没有这种能力。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连弓有几石都分不清楚呢,刚别说什么兵器的制造了,主力研发还得靠匠人。
至于另外一个办法,他想的是就是提高自己军队的杀伤力,只要把对方都杀光了,谁还有能耐去捡个武器啊?
一口气提高全部军队的战斗力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要是搞精兵化的话,倒是可以想一下...
接下来就要先看看张统领,那边训练得怎么样了,这个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