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康乐天下 > 第四十八章 明大势崔卢请出仕,制元戎谢瑍布龙城(2)

第四十八章 明大势崔卢请出仕,制元戎谢瑍布龙城(2)

【接上回】  谢瑍并非愤青,但他却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主义者。但他不是狭义的民族主义,要不然也不会现在就开始戎狄蛮夷的大融合准备。但中华民族前世的灾难太过深重,让他每当想起,就痛心疾首。    “使君,就是有些大了,一人使用不太方便。”墨羽的声音,打断了谢瑍的思绪。  “无妨。”谢瑍道:“将此弩列为一级军事机密。加紧制造,三月末最少应配备千人。”  “使君,怕是力有不逮。”墨羽道:“现在能做这个得不过三五个人,还有两个多月,怎么能做出这么多来。”  谢瑍听了笑道,“墨兄,你忘了我跟你说的流水生产之法了。的确,有些部件确是需要你这样技术高超的人,但并不是所有部件都如此。将此弩拆分,绘出部件图样。按照制作需求,分为几个工序,每个工序生产一种或者一类部件。如此,你和三五个大师,专做别人做不了的精巧构件。可行否?”  “使君所言甚是,属下倒是忙糊涂了。”墨羽一拍脑袋道:“如此可保工期无虞。”。  “立刻去安排吧,还有你要着手加工机械的研究制造了。这对于加快制造速度有大用。”谢瑍道。  “诺!”墨羽抱拳告辞而去。    正月十二,李系求见谢瑍。  至此崔卢李三家,都已加入新政之列。因为三家久在北地,比起江南士族多了一份品尝兵祸的体验,他们更明白些许家族利益和乱世相比,无足轻重。谢瑍没想到幽州之行会如此顺利,如果相谈不成,他最后也只能用强,抬出天子剑,以势压人。但那是下下策,无奈之举。  谢瑍让李系也跟刘穆之一起熟悉新政,并将刘穆之加大求贤力度,各类人才多多益善。可惜他派出的寻找硝石和硫矿的人至今没有消息,从在广陵就开始布置,没想到却是逐项中最慢的。谢瑍不太了解这些矿的分布,只知道汉中和新疆存矿,具体情况可就不了解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谢瑍纵然知道□□的配比和制作方法也没用。    谢瑍突然想起可以问问杜昺啊,葛洪炼丹就曾弄过类似□□这种东西,不知道杜昺静室闭关的怎么样了。在思前想后的时候,两个他意想不到的人正往幽州而来。    杜昺静室,这位老道长双腿盘坐,五心朝天,面色沉静。  似乎是感觉到有人来了,慢慢睁开眼睛道:“郎君请进。”  谢瑍进了室内,看着微笑的杜昺,心里蓦然一惊。随即抱拳笑道:“恭喜道长。”  “多谢郎君,若无郎君,子恭怕无此机缘。”杜昺颔首道。  “子明有事相求道长,请道长赐教。”谢瑍道。  “瑍欲炼制一种丹药,以硝石、硫磺为伍,辅以炭黑,道长可曾听说否?”  “贫道师尊葛师在《抱朴子内篇》曾有载:以硝石、松脂、猪大肠、雄黄等共炼可起火而爆。能炼出丹药主要在火候掌控,不然即火爆。”杜昺边思索便说道。  “我就要这个,请道长教我。”谢瑍喜道。  “此法甚有危险,郎君确定要学吗?”杜昺道。  “确定以及肯定。”谢瑍笑道:“请道长书房一叙”。  “也罢。”杜昺起身,两人前往书房。    “葛师之手本俱在钱塘收藏,等以后有暇,郎君还是去钱塘一趟吧。”杜昺说道:“正一经三十篇也在那里,这是当时就说好给你的。”  “多谢道长,子明一定亲往。”谢子明躬身施礼道。  “这是炼丹之法。”杜昺很快写完了,交给谢瑍:“郎君果真有意炼丹?”杜昺脸上的笑意带着一些难言的意味。  “不瞒道长,子明之意,实乃求火爆之术。”谢瑍知道杜昺不会相信他炼丹的说法,干脆就直说了。  “这就对了。”杜昺肃然道:“望郎君善用此术,造福天下。”  “子明明白。”谢瑍道:“然凡事皆有两面,有获利之处,必有造祸之时。正如这战争,此时死人乃是为了救更多的人。子明谢过道长教诲。”    庚寅丁巳(正月十五),小雪。  应了那句老话: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元日乃道教的之上元节,谢瑍特地请杜昺一起吃饭。  为了增加喜庆的气氛,谢瑍命人做了灯笼挂在府前,并教人做了后世的吃食元宵。他在门前的灯笼上,写了一对谜语让人猜,就这样灯虎(灯谜)再次提前出现在世人面前。谢瑍承诺,第一个猜对的,可以拿走灯笼,算是奖励。  谢瑍写的灯谜据说是纪晓岚亲自制的灯谜,一副对联,每联一字,谜面是: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南西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这是一副极具风趣的双底式字谜联。在上联中,作者用的是排除法从“黑白红黄青”这五色中提取“青”这个字素,再用“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来暗示“(犬傍)”,然后用“青”、“(犬傍)”合起来扣一个“猜”;而下联里,作者变上联排除法为“包含法”,从“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这句话中提取“诗、词、论、语”四个字上共有的“言”字,再以“对东南西北模糊”会意出一个“迷”字,“言”、“迷”相合则扣一“謎”字;后面“虽是短品,却是妙文”八个字更是点明“谜”这种文学形式的特點:短小精悍、妙趣横生。  据说乾隆某年元宵节,华灯初上。乾隆带着数位大臣来到文华殿赏月观灯。大家玩兴正浓之时,只见纪晓岚在大红灯笼上挥毫疾书,写的就是这副谜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南西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乾隆自诩风流文采超人一等,据说乾隆一生的诗词有一千多首。纪晓岚自然恭请皇上揭开谜底。乾隆左猜右猜,辗转寻思了好一会儿,仍不知所云,为尽快摆脱难看的窘态,只好直问纪晓岚。纪晓岚曰:“猜谜。” 乾隆曰:“朕知道是猜谜,可我现在要问的是你的谜底。”纪晓岚暗自窃笑,又曰:“猜谜。”乾隆一听,纪晓岚竟敢戏弄皇上,立即怒形于色。纪晓岚见势不妙,也不再卖关子,马上笑道:“‘猜谜’二字即是谜底。”  谢瑍府前吸引了好多人,就连杜昺也心生好奇。先不说谜语本身,就说这幅对联,就相当工整。除此之外,即幽默风趣又蕴含哲理,将汉字独有的妙处,表现的淋漓尽致。作者采用拆字、隐目等手法将“猜谜”一词巧妙地隐于一副对联之中,读之耐人寻味,明者自然会心一笑,暗自叫绝。由此可见纪晓岚文字功底之非凡,。  史书高祖本纪是这样记载的:初,高祖北征,大雪入蓟。乃厉兵秣马,行新政。春日将临,高祖留城防之兵,余皆归家团圆。正月初九,大宴宾客于新政大行。上元日,高祖制灯谜与民同乐,并作元宵,后遂成俗。    和杜昺吃完饭,谢瑍带了侍卫,巡查幽州城内,顺便了解民情。  令谢瑍相当郁闷的是,前世看电视小说,都是新官上任总是遇到各种疑案、难案、凶杀案等等。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追根寻底破获大案要案,一鸣惊人。可他却是遇不上,甘越他爹倒是他任上所遇,还是明火执仗的行凶,竟然让凶手逃之夭夭了。  这几日,各路人马兵将陆续返回,回来的人都非常高兴。谢瑍这才知道自己又做了一件错事,那个年代当兵的没有放假的。  不过也没什么后悔的,也许接下来的几年,征兵制未落实之前,他们想回家也不可能了。最让谢瑍高兴的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宣传,百姓们对新政,由原来的不信,到将信将疑,现在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一句话,民心可用。    翌日,校军场。  旌旗飘扬,鼓声隆隆。  各路兵马俱已整军入场,等待检阅。  辰时,一队骑兵驰过,下马,来到校军场两侧站定。  谢瑍一身戎装,□□大宛宝驹,鸟式环上挂了一杆素缨长矛,进了校军场。  “向将军敬礼。”一旁的司仪官高声喊道。  “将军好!”随着山洪爆发般的声音响起,所有人抬手敬礼,注目谢瑍。  “弟兄们辛苦了。”谢瑍双手抱拳,左右环顾。  “将军辛苦!”像是排练过似的,异口同声的响起。  谢瑍突然心生一种莫名感觉,似乎是他的生命里多了些什么。  谢瑍走上高台,缓缓扫过下面的队伍。看着台下在寒风里依然岿然不动的兵士,暗暗点头。这才有军队的样子。  “弟兄们,首先我代表朝廷,欢迎你们归来,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谢瑍高声道:“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将会踏上新的征程,在此之前,首先你们要做什么?”谢瑍顿了一下,看看台下:“首先要恢复训练!”  “练!练!练!”台下的兵士举起拳头,大声高喊。  谢瑍双手微微抬起,台下安静下来。  “很好。今日有酒有肉,弟兄们吃好喝好。然后就开始训练吧。要让我们的敌人,在我们的面前发抖,要让他们闻风丧胆,我们是无敌的子弟兵!”谢瑍道:“弟兄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时刻准备着!!”  随着万众一心的声音,歌声骤然响起来:  准备好了吗?  时刻准备着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将来的主人  一定是我们  世界在召唤我们准备着....    兄弟们啊  姐妹们啊  我们的未来必定无限好  将来的世界  必定是我们的  那是我们的美丽家园....    歌声在冰冷的幽州城上空蔓延,让肃杀的凛冽有了一丝热切的期待。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进击的巨人:拥抱自由!诡异入侵之废墟重建韭菜花得癔症了闪闪果实在妖尾轮回神塔,靠提示杀穿副本民国僵尸鬼事四合院之开局娶个售货员惊!摆摊算命的是玄学老祖2火影:开局在木叶卖蜜雪冰茶综漫,从地错开始渐渐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