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康乐天下 > 第五十五章 再论道姚兴奉师长,重说佛慧宁走西方(3)

第五十五章 再论道姚兴奉师长,重说佛慧宁走西方(3)

【接上章】  良久。  姚兴抬起头来,抱拳秉首道:“子略愿以师奉先生,请先生收录。”  谢瑍静静地看着姚兴,过了一会儿,才微笑着开口。  “殿下求知之心,令人钦佩。在下也非常愿意和殿下相谈。”谢瑍的声音平和而温润,“你我年龄相若,莫如朋友相称为宜。”  “先生还是不愿收子略。”姚兴凝眉道:“难道因为子略的身份?某虽为一国太子,尚知礼仪,重师道,自信并无劣迹,先生何拒子略于千里也?”  “非也非也。”谢瑍听姚兴之言,颔首而笑,连道两个非也。  “殿下多虑了。”谢瑍抬手,轻轻按下道:“子略兄若执意如此,谢瑍自然毋庸多言。子略兄,我有一议,你看如何?”  “请先生赐教!但有所需,子略绝不推辞。”姚兴抱拳道。  “善!”谢瑍道:“我与子略尚有再见之缘,下次相见,若殿下仍有此意,子明必收徒于你。如何?”  “未知先生此去何时能回?”姚兴问道。  “不出三载,你我定能相逢。”谢瑍微笑道。  “时光如梭,子略静等三载,不为长也。”姚兴抱拳躬身施礼“子略谢过先生。”谢瑍亦抱拳还礼。  “居士真乃有道高人。”慧宁双掌合十,低眉垂首道:“听居士所言,似对我佛经典甚为熟悉,还请居士不吝赐教。”  “大师谬赞了。”谢瑍道:“在下只是略闻些只言片语,哪里算得上熟悉佛典?真是折煞子明了。吾所以往姑臧者,实欲见鸠摩罗什大师也。鸠摩大师七岁出家,博闻强记,少年精进,佛学造诣极深。先修小乘,后转大乘,博通大乘小乘,精通三藏(经藏、律藏、论藏),掌控自如,实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也。”    “罗什大师之名,贫僧亦久闻,惜无缘相见。”慧宁言道,“请问居士,何为大乘小乘?”慧宁满脸疑问之色道。  谢瑍暗恼又说多了,这个时候虽有大乘小乘之分,却无大小乘之说。因为鸠摩大师还没翻译。不过这些基本的东西也难不住谢瑍。  “庙主,所谓大小乘只是修持不同而已。”谢瑍缓缓道来:“简单而言,出世静修者渡己为主,故称小乘;入世历劫者普度众生,故称大乘。”  “请居士详说之,小僧愿受教。”慧宁躬身施礼。  “庙主,非是谢某敝帚自珍,实是子明对佛教所知不多,深怕谬种流传。贻笑大方倒也无妨,怕的是贻害后人,瑍罪莫大焉。”谢瑍抱拳拱手道。  “居士莫要客气,但讲无妨。”慧宁微微一笑道:“小僧虽愚,分辨之力尚在,谢居士请!”  “既如此,子明试说一二,请大师指教。”谢子明抱拳道:“‘乘’乃梵文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昨日与大师相谈有无,大师曾言‘法有我无’,这就是典型的小乘;大乘则认为‘法我皆空’,‘性空幻有’。小乘偏于自度,大乘不仅自度而且还要度人。小乘主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或称‘菩萨戒’。”    “何为三学八正道?何为六度四摄?”慧宁睁大了眼睛问道。  “所谓三学,即戒、定、慧;八正道是指: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是指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慧宁还要开口,谢瑍抬手制止了他。  “庙主,若要细细说来,其中每一点都能写成一卷经书,岂是某几句话能说得清楚?”谢瑍缓缓摇摇头,叹道:“这怕是要看鸠摩罗什大师的译经了。”    梵文到底是什么样子,一般人看不懂。就算是看懂了,要翻译成地道的中文,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佛经这样的书籍翻译呢。就佛经而言,唐三藏(玄奘法师)翻译的最多,但流传最广的却是鸠摩罗什的译本。  正因为如此谢瑍对鸠摩罗什大师本人还是相当的佩服。不只是他的佛法,更重要的是他翻译的文字。看后世的经文翻译,很明显的,鸠摩罗什不但精通古梵文,也精娴古汉语,乃绝对的语言大师。不然绝不会翻出这样中国味十足的文字,而且是古汉语。这样看来,鸠摩罗什大师对于中国之韵文还是有很大贡献的。  前世这个慧宁并无事迹流传,谢瑍没想到的是,经过今日之事慧宁竟然在谢瑍离开之后,径直去了姑臧,欲拜在鸠摩罗什门下。也正因为这个,谢瑍的名字和他的说法,也通过慧宁传到了鸠摩罗什耳中。鸠摩罗什一代大师,对谢瑍之言语,惊若神言,赞叹不已。半年之后,算是神交的两人于姑臧相见,鸠摩罗什成为自由之人,比前世吕光为后秦所灭后,才得以解脱提前了十五年。而鸠摩罗什大师却并未因提前获得自由而早日到达长安,他的译经事业也不曾提前到现在,究其原因还在谢瑍身上,此是后话,后文自有交代。简单一句话就是鸠摩罗什,因为谢瑍开始精研汉语及诸子百家学说凡二十余年,将谢瑍看做是佛教在东方之大护法,一直跟随谢瑍。后人说,鸠摩罗什译经倒有谢瑍之五分之功。特别是谢瑍跟鸠摩罗什学习梵语有成,又有前世记忆,翻译的几篇佛经,让鸠摩罗什大呼无缺无憾。而谢瑍对那些谤佛惩罚诅咒之类的东西,指给鸠摩罗什看,帮助鸠摩罗什更好地修正和完善汉传佛经。    姚兴和姜孝、谢琼三人都没说话,静静地旁听。  谢瑍和慧宁的问答,虽然是最基本的佛理,却是那个时代的先声。倾听着两个人的问答,姚兴看谢瑍的目光崇敬之色渐浓。  “居士言辞条理,言简意赅,究佛理之深湛,用词之精准,实小僧平生仅见。”慧宁双手合十,颔首以谢:“居士不修佛法,实乃可惜。”。  “大师谬赞。子明以为,修道首在修心。”谢瑍抱拳还礼道:“盖儒学之究物知意心,首在正心;道家之清静守一,亦磨砺心志也;佛曰无住无相,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盖惟心中有道,则其无处不在也。大师若执着于是否学佛弟子,那就着(zhuó)相了。鬼谷子有言曰:‘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老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言相由心生,则修持本心乃基本之根也。随遇而安心下自然,谨守不易方是英杰。大道自天然,我心即天心。天心顺民意,何此乱世忧……”最后,谢瑍的声音变得幽深低沉。  “居士之言如洪钟大吕,醍醐灌顶。小僧多谢居士赐教。”说着慧宁双掌合十郑重施礼。  谢瑍将道儒佛及诸子混合说来,其意在弘扬本土文化,也告诉慧宁,他所崇尚之法我们自己老祖宗早就有相似或者相同的理论,而且从事物本源而言,还是我们国学更符合事物之规律。如此舍近而求远,舍本而逐末,实为不智之举。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自唐以后,这难道不是后世国人一贯的做法?其实,笔者以为,莫说是外文翻译之书籍,就算是国文,经乎上古而来,恐怕今人都未必能完全准确地理解上古原来之意。所以,翻译而来的文字准确与否或者说高明与否,首先取决于翻译之人对两种文字语言及其历史的掌控程度,否则翻译的文字不是偏离原著,就是味同爵蜡。故笔者以为,翻译之文字既成,则必有异于原著,或高于原文也未可知。  写到这里,就翻译文字举一个小小的例子。  斯卡布罗集市是一首很经典的外国歌曲,我看过一些人按照原文的翻译,这里只拿第一段作为说明,歌词原文如下:  Are you going to Scarbh Fair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常规翻译:  你这是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那是个青草芳菲,鲜花葳蕤的地方! (直译为欧芹,鼠尾草,迷迭香,百里香)  记得代我问候一个朋友,  她是我的挚爱。  《诗经》版本的翻译:  问尔所之,是否如适。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彼方淑女,凭君寄辞。  伊人曾在,与我相知。  这是我见过的本歌词最美的翻译,没有之一。这样翻译,窃以为比原文高明的多。当然这是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外国人怎么认为我就不管了。^o^喜欢的读者可以找一下诗经版的斯卡布罗集市,不过,千万别拿着原文和诗经版本的译文逐词逐句的对比,因为这不是直译哦。我只是想说,有些时候,因为译者本土语言的原因,或可是译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不是直译,和原文的字面意思相差颇大,但意蕴和境界不差。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成加坦杰厄:我父亲是贝利亚海贼之阴影守护者爱与悬疑的纠缠这一世我退宗躺平,她们却后悔了?星穹铁道:什么?飞霄是你表姐?有粽子?放着我来!子时渡灵实录火影世界,我成了圆梦大师海贼之我有两把斩魄刀小狐狸倒贴追夫,实则心机驯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