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加班加点的用了八天时间。
叶云明把防御型智能无人机研制了出来。
其块头非常小巧,只比成人巴掌略大,重量不到300克。
但结构还算坚固,有专门保护桨叶的边框包裹,可以承受多次的撞击。
其在撞击攻击型无人机时,会瞄准桨叶、电池仓、腹部等较薄弱部位,提高拦截的成功率。
使用的是普通锂电池,最长续航时间只有25分钟,最大通讯控制距离不到10公里。
但最重要的,它的制造成本,只要650元一架,只有那些攻击型无人机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且内部采用了模块设计结构,即便其使用过后,被撞的四分五裂,但一部分的零件还能回收利用,或简单修理一下,又能继续发挥作用,即回收率比较高,并非一次性产品。
当然以上这些优点,还得在证明其具有非常强大的防御拦截能力后,才算是真正的优点,如果拦截能力不行,一切都等于零。
所以叶云明还拿出了两天时间,专门搞了多场的无人机攻防演练。
让那些体型块头较大的智能无人机,扮演攻击型无人机,分别以五十架、五百架、五千架的规模,分成一个或多个方向,进犯防御型无人机所守卫的一小块‘安全区域’。
这些攻防演练的场面,看起来非常科幻。
攻击型无人机,在空中排列成一个个的方阵,密密麻麻气势汹汹的,要把‘安全区域’彻底攻陷和淹没。
但一架架小型的防御无人机,也排成一个圆形铁桶阵,或如同蜜蜂般围着‘安全区域’转圈,不管哪个方向的无人机袭来,都能及时派出防御无人机,高速撞击过去,要么让来袭无人机丧失平衡掉落在地,要么直接撞毁其桨叶——只要让来袭的无人机无法靠近‘安全区域’,目的就算达成。
如果来袭的无人机是100架,就派出大约150架的防御无人机应对。
如果来袭的是1000架,就派出2000架进行应对。
如果来袭的是惊人的10万架,那么放飞30万架的防御无人机,基本能确保万无一失。
但只要能实现百分百的拦截,避免了人员财产伤亡,防御方就是赚的,因为防御方的无人机采购价本就便宜不少,还能从战场回收一部分零件,袭击方却什么都回收不了,总体是比较赚的。
而这两天的攻防演练中。
杨海超、马光磊等大四学长们,都纷纷拿起手机,拍摄了大量视频,然后上传发布到视频平台,或者潜在用户的电脑邮箱中。
至于效果,只能用非常好形容。
各大视频平台的评论区里,网民们是纷纷卧槽!没想到防御型无人机这么快就出来了,技术的发展实在太快,刚有了锋利的矛,马上就有了结实的盾,能克制住无人机的,果然还是无人机。
就连军方的人员,看到防御型无人机的完美表现后,郭代表主动给叶云明打了个电话,询问能否把技术授权给军方,价格可以商量,叶云明表示没问题,可以授权,费用的话给个500万就够了,郭代表连连表示感谢。
随后杨海超、马光磊等大四学长,都纷纷发来了好消息:
“叶学弟,沙漠土豪国的一个王爷,找我下了30万架的防御无人机购买订单,想试用一下看看效果,出价是250刀一架,你觉得能不能答应?”
“叶学弟,大毛的一个承包商,找我下了50万架的防御无人机订单,价格1500龙元一架,要不要把价格提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