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玲教的很仔细,把作用和道理也一并说了,然后将红薯粉倒进大缸,加入适量热水调成糊状,再用沸水边冲边搅拌,约一刻钟多些,粉糊呈透明均匀状,易于出丝时即为粉茨,再与湿淀粉混合,搅揉成无疙瘩、不粘手、能拉丝、均匀细腻的软面团,把调好的面团放入漏勺中,然后均匀拍打面团,使之成条状从漏勺中流入水锅,遇到热凝固即成粉丝,水开但不沸腾,以保证粉丝不易折断,在热水锅旁放置一个冷水缸,粉丝成型后从热水锅用长筷夹至冷水缸,粉丝冷却些捞出,用竹竿绕成捆后放好,最后将粉丝放置在长竹竿上,并把湿粉丝一根一根的分开后才在阳光下晒制,这样粉丝可更快晒干,太阳大的情况下晒三至四天即可全干,就可以收粉丝装袋了。
几日的晾晒,第一批的红薯粉已经出来了,姜玲玲就用红薯粉做着红薯粉丝,和面晾晒刨丝,一整个过程下来活计也不简单。
采了一些还是半红半青的花椒,剁了一些辣椒干,一勺子热油,就是这个香辣味!
一小盆红薯粉丝出锅,麻辣调味自己根据口味放,几个小孩子还有孕妇肯定吃不了的,所以没有直接倒进去。
“太香了!”苏建兴一边吃一边说道,“娘,我还要吃一碗。”
粉丝太烫,原本给孩子盛的就不多,苏建兴主动续碗的情况是不多的。
姜玲玲没想到几个孩子都口味这么大,还好还有早上蒸的红薯,不然还不够几个人晚饭的,姜玲玲和苏建高都尝了大半碗,吃了红薯才填饱肚子。
拌了辣椒的苏建高吃的意犹未尽,说道:“娘,这粉丝这么好吃,咱们要不赶集那天直接卖粉丝,咱们三斤红薯才做出一斤红薯粉,这一斤红薯粉还能出不到两斤粉丝,红薯粉人家不认识,拿回去做的不好吃也就不买了,可粉丝好做啊,水里煮一煮,就是不放你做的辣子,那孩子们都吃的欢实,肯定回头买的也多。就是不知道好不好保存了。”
“晾干就好保存了,泡一下水,煮出来跟粉丝是一样的,差不多两斤红薯就能出一斤粉丝干,是比红薯粉要重,也可以贵一些,咱们一斤红薯两文钱,这么多工序和则损,怎么也得六七文才保本,这么稀罕的东西八文十文的要能卖的话,咱们这一屋子上千斤的红薯也是可观的收入。”姜玲玲想着真能卖出去,四五两银子,够买亩田的了,就是理想很美好,肯定不能让大家都那么快接受红薯粉丝,这可就要想办法了。
“大姐。”姜玲玲背着包袱,看着早市刚过,收着碗筷的姜青青。
铺子里没啥人,田婆婆也回去休息,留姜青青一个人收拾碗筷,打理铺子,熬煮骨头汤和包中午要用的馄饨,等中午忙的时候再过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