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兽首。
说白了,其实就是古代版的喷泉水龙头。
但它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本身的工艺,就是当时华夏在铜器炼制上的巅峰。
而且这个还有当时时钟,也就是刻度的作用。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十二兽首铜像不仅是艺术品,也是历史见证,它们记录了圆明园的辉煌与悲剧,也反映了华夏近代史上的屈辱与复兴。
很多外国的拍卖公司,就是仗着华夏肯定不忍心看到国宝流失在外,所以才恶意抬高了很多华夏文物的价格。
郎世宁是圆明园的主要设计者。
1688年,郎世宁出生在意大利的米兰,从小就热爱绘画,所以很小的时候就建立起了良好的会所基础和作画经验。
大概在20岁出头的时候,郎世宁就达到了为葡萄牙王太子绘像的成就,见过他作画的人都对他赞声不绝。
就在1714年,也就是郎世宁26岁的时候。
他不远万里来到了清朝的燕京,成为了一名传教士,自此开启了他的清宫生活,一直到死都没有离开过华夏。
清朝从顺治时期就开始引入了很多传教士。
这个时候,正是清朝实力强大的时候,而之所以引入传教士,还是因为华夏和外国存在的一些技术和文化差异。
传教士主要有几个作用,
首先就是当时华夏的火器,也就是大炮技术,并不成熟,所以引入了很多传教士进行大炮的制作。
其次就是外国的天文和数学,古代一直有钦天监这个部门,主要就是负责年历、天文的一些观测,而外国在这方面是优于华夏很多的。
最后就是绘画。
其实这也是传教士投其所好。
华夏古代士大夫和皇帝大多都醉心于绘画和书法研究,书法这方面传教士不行,但是他们的西洋绘画方法和技巧则是让清朝的统治者和高官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所以为了在华夏传教,这帮传教士可以说是和华夏官方互相需要。
华夏需要他们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绘画的方式,而传教士需要获得华夏统治者的认可,以此能更好地在华夏传教,同时还能维系两国之间的关系。
那时候的华夏还是一个东方的巨龙,一般小国都要对华夏进行上贡的。
郎世宁就是那个比较出色的绘画家。
他刚来到华夏的时候,当时清朝的皇帝还是康熙,也就是他的第一个老板,一开始郎世宁在清宫中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传教士,康熙召见他时表示:“西方教义违反华夏正统思想,但传教士懂得数学,国家才予以聘用。”
所以那时的郎世宁主要工作并不是作画,主要让他研究数学和钟表这方面的知识,满腹才华发挥的他发挥的空间却很小
到了雍正即位,郎世宁竟抓准时机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雍正喜欢听一些吉祥话,大臣们对于雍正的登基纷纷表示“祥瑞”,郎世宁自然也在其中,不过这一次他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特长,他精心绘制了一幅《聚瑞图》、《瑞谷图》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