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技也是毫不犹豫的研究起了这个东西,看看这个东西的结构,然后又看看他的能量场的扩容系统,怎么看这两个东西都不像是能够结合到一起的。
一个像是一个大大的半球,另外一个则像是一个人的下半身,而且这个半球的结构看起来还有些巨大,不管怎么看,他都觉得这两个东西根本没办法组合到一起去。
想来想去,他觉得这件事得找外援。当时这个能量场的结构闫占璟和推知都给了建议的,推知现在找不到,那就把闫占璟给叫了过来。
闫占璟刚刚还在给陈彪那边搞着文诺系统的整理和修缮工作,就被刘技给叫了过来,结果一看还是文诺系统相关的事情,顿时就感觉有些奇妙,看来真的是到哪里都逃不过。
听完刘技的描述之后,闫占璟先是感慨了一句陈彪的想法很不错,然后自己也看着这两个根本就是两个体系的东西也有些犯难了。
他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搞文诺系统的事情,对这个系统也算是比较了解了,之前能量场的这个设备他也是直接参与了的,自然也是比较熟悉,可是现在要他把这两个东西给搞到一起,好像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要解决的主要还是连接姿态,运行方式还有能源供给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之前的能量场设备都是建设了基站,要不然就是使用飞船作为载体,有足够的空间去安置能量供给和控制设备,而且根本不用考虑连接姿态的问题,运行方式就更不用说了。
几乎过了一整天的时间,闫占璟才规划出了第一个方案交给刘技,在这个方案中,闫占璟直接将大量的供能设备都直接取消了,整个系统采用文诺上的供能设备进行供能,然后他将原本是固定的能量场设备变成了一个可以移动和折叠的,每一个能量体的能量都可以经过控制被抽离到一个装用的储能设备之中。
在整个系统飞行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工作的,只有等设备停下来的时候,才会展开,然后能量体到位,设备才再次开启工作。
而那个像两条腿的结构他也做了一些改动,整体变成了一个长条型的结构,在运行的时候,能量场的那一部分的设备也会收缩成一个类似的长方体结构,并且折叠过来,所以整个结构在飞行的时候就像是一个长方体一般,根本看不出来是什么,而且总体的体积很小,和飞船比起来简直就想在一个西瓜面前放了一根火柴一般。
这边有了最基础的方案,剩下的就是刘技带着他实验室的一群人的改造共组了,生产部那边任务太重,所以现在他们也就只能靠自己手动制作了。
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搞出了一个看起来还有模有样的东西。
就在刘技带着一群人准备去试验一下这个新的能量场设备的时候,奥德威也是刚好完成了整个地外实验室的重新排列和维修,陈彪也带着他的固定般的武器系统去实验场验证,三拨人就这样意外的碰了个面,然后又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奥德威离开了地外科技中心,去地球委员会那边开会了。这天已经是1月15日了,大家都已经过了快10天风平浪静的日子,有的人觉得这个危机已经过去了,有的人又还觉得这只是一个开胃菜,正真的危机还没有到来。
地球委员会这次召开这个会议,主要就是想要讨论一下现在的这种状态应该怎样去面对,还有就是是不是应该换届了。
会议开始的时候是异常沉痛的,杜安康在会议开始的时候就先宣读了这几天行政中心那边统计上报上来的损失数据,从人口到具体每一项物资、设备的消耗和损失都被列成了一个个令人心痛的数据,不停了撞向每一个人的心。
然后所有人为这段时间牺牲的所有人和在这次灾难中丧生的所有人类进行了默哀,这一次啊算是正式开始。
不管外边传出来了什么样的声音,今天到会的这几个人都觉得这场危机应该还没有结束,所以这第一个议题很快就变成了怎样面对第二波危机的话题,甚至是讨论起了如何长期面对这些危机的话题。
奥德威作为现在唯一能够有能力面对这场危机中手段的保有和开发单位的负责人,一下子就变成了所有人的焦点,在场的几人都想知道在这次的冲突之后,科技中心这边有没有什么好的改进,防御系统有没有变得更强。
可是答案确实让他们有些失望的,奥德威说的是:“有收获、有经验,但是要想应用起来估计还需要一些时间,科技中心只能说是尽力而行。”
这个话题讨论了很久,这其中有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其中一条就是考虑建设一个地下的庇护所,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直接放到地下的位置去。这条建议是儒文斌提出来的,他也是在安放备用胶囊的时候想到的这一点,既然威胁都是外太空过来的,那么理论上来说,地球的越核心的位置就越安全,能够坚持的时间也就越久。
这个意见被采纳了,不过建设的任务却似乎有些安排不下来,因为现在各个中心的活都很多,抽不出人来参与这项工程。
但是第二天的时候,地球委员会这边却发了一条倡议通告,那就是召集有专业能力的人前往地一层建设避难中心。通告一出,很快就得到了响应,几乎有数千万的响应。
很快,一个自己组织起来的组织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设计、施工、建设,各项工作就这样直接独立于地球委员会开展了起来。
那边负责建设的人门还给这个工程起了一个来自远古战争的名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