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苏小春和赵全安林向晚感情好, 这事还得从赵翎先去安城,自己留在北京那年说起。
她不怕人,也没有什么嫁入不得了人家的概念。
大院里这些人在国家处于什么地位苏小春一概不知道。
顶多就是觉得有些人好像在报纸上见过。
那时候她还在做科研, 每周末要不就和朋友约着玩, 要不就被林向晚叫着,带她去买各种东西。
林向晚有钱,女儿在甘州几年不回来一次,儿子在安城也不回来。
只有苏小春这个软糯娇憨的儿媳妇在北京,不给她花给谁花。
一来二去的接触之后,林向晚和赵全安就发现了, 这孩子傻是不傻的,就是很纯粹。
纯粹啊, 对于林向晚和赵全安这种级别的人来说, 那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那时候小春说啥, 说自己有周末有时间,反正得空了就去看看。赵翎也没多想, 苏小春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反正他是跟小春走,以后也不会跟自己爹妈住一块。
他们在外头什么焦头烂额的事都有,也就在跟苏小春聊天吃饭的时候, 感觉到真正的清净。
现在给小春置办衣服,倒也不稀奇。
这倒也不稀奇,自己和姐姐的衣服,大多数也都是他妈弄来的。因为他妈以前出国留学,比较有品味。
所以赵翎从来没想过,自己父母和小春是怎么相处的。
林向晚和赵全安不管多忙, 只要苏小春愿意来, 就一定会尽量抽时间,跟她一块吃吃饭聊聊天。
还跟小春说过自己爹妈比较忙,也不用过去看他们。
姐弟俩都是跟奶奶长大,和父母之间则比较生疏了。
他认为自己父母并没有资格管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也与他们无关。
念着苏小春当年救了赵翎,又念着苏小春这孩子好。
赵翎更没想过让小春做个什么乖巧听话的儿媳,当初带苏小春回来,都做好了如果他父母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马上就带小春走的。
哪怕是后来长大了,他妈也还是有这个习惯。
后来小春去了安城,赵翎倒是发现他妈经常给小春寄衣服。
至于他姐赵渺,其实也是一样的。
衣柜里那么多小春的衣服,有一大半是他妈寄来的。
大概率就是和他一样,虽然是一家人但比较生疏,会有距离感,不够亲近。
但现在听到屋里热闹亲密的聊天声,赵翎有点迟疑了。
后来成了外交官也有比较多出国的机会,给自己置办衣服的同时也给他们姐弟置办。
他自己和父母不亲近,印象中就是他们忙得脚不沾地,除了自己闯祸可能见到平时压根碰不上。
赵翎不知道啊,那时候他在安城呢,哪知道自己爹妈跟小春咋相处的。
苏小春当初要回安城, 要论最不舍得的, 其实就是赵全安和林向晚了。
好像,和他想的不太一样。
赵翎端着水杯走进去,小春手中抱着汽水瓶,已经开始喝上了。
也不知道说了什么,那双眼睛笑得弯弯的。
他妈平时在会议上雷厉风行,冷面起来非常有压迫性。但这时候,却挨着小春坐,笑容灿烂的听小春讲话。
“我不怕的,有国家做后盾我怕啥?哪怕我不是你们儿媳妇,国家同样不会放弃我的!”
刚刚林向晚问小春怕不怕,小春笑眯眯的说下这番话。
林向晚和赵全安一道点头,赞赏且欣慰的看着小春。
“小春说得对,就算你不是我们儿媳妇,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也不会允许小日子的人再从我们的国土上带走任何一个人。”
赵全安心里熨帖极了,他是真真实实经历过小日子有多恶心的人,身上的伤疤有一大半都是在和小日子打仗的过程中留下来的。
说实话,刚得知小春被带走的时候,赵全安是非常紧张和愤怒的。
紧张是怕小春出什么事,愤怒则是小春,他的儿媳妇居然在华夏的土地上被带走了。
无论哪一种,都让他恨不得披挂上阵。
这几年局势紧张,他本人不愿出头。因为这件事,他在会议上拍了不知道多少次桌子。
生生要下来的权限,交给赵翎。
只一个要求,把小春带回来。
至于林向晚,今早出去,就是小日子那边递来消息,要他们放了佐木一郎。
外交部的作用是什么,就是用来处理国际事务的。
他们的发言就代表了国家态度。
所以林向晚确认了国家态度之后,直接整理了一份言辞激烈的措辞,告知小日子。
放了佐木一郎,不可能。
而且明天还要召开会议,直接通知各方媒体,华夏会严厉谴责小日子的所作所为。
落后是要挨打,但都建国这么久了,他们还要挨小日子的打,那就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