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六零之捡个失忆男人当老公 > 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苏小春是没干过主任, 但‘苏小春’当初进医院学习,就是主任手底下最喜爱的学生。

那时候学生进入医院就是跟着学习的,可不像现在学完了直接分配进医院。

‘苏小春’跟的主任可是全国有名的儿科医生, 医院也是数一数二的专科医院。人家医院的章程, 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严格规范得很。

人家医生也不像万秀明等人,得过且过等退休,要科研带学生出科研报告等等。那样才能评职称,基本都是自己实打实的评上去的。

“从我成为儿科主任以来,就感觉责任重大。我年轻、来医院时间不长, 脸都没混熟,却成了儿科主任。各种质疑纷沓而来, 这些我都知道。”

“我不想辩解什么, 既然接下这个任务,我只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把这个任务做好。”

“如何做好这个任务, 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瞄准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专科。新生儿早产儿存活率低, 目前全国都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医疗需求。我提议可以建立新生儿特需病房, 提高存活率, 拯救危重症新生患儿。”

这一点是苏小春把星星抱起来的时候才发现的,偌大的市医院,居然没有针对新生儿监护的特需病房。

说话的正是产科那边的倪海燕倪医生,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产科医生。

当着新院长还有这么多人的面,许冠军敢说自己没这个能力吗?

苏小春抬起头看向他,“许医生意思是你没这个能力?”

这一下,他背后就出了冷汗,结结巴巴的摇头,“当,当然不是。只是我认为重点还是常规性的发展,而不是想着干什么特色专科,不一定有市场需求。”

汪景林点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赞同苏小春,这会许冠军脸色难看得很。

辛辣的发问直接叫下面一票人都看向许冠军。

苏小春睨着许冠军,孩子出生如果治都不治就放弃,那叫什么医院?只要出生了,那就有生存权。

在黄疸都无人在意的年代,不能指望危重症早产儿能得到妥善监护。

苏小春也不知道旁人听懂没有, 她认为这是一定需要的市场需求。每个孩子的降生都是全家的希望,没人愿意进入医院生下孩子,却因为医院没条件而放弃孩子。

当然,这也不能怪市医院, 而是全国都这样。

“苏主任,你的想法是很不错,但谁能担起这份责任呢?现有条件下,危重症新生儿所需监护力度很大,对医生水平要求也很高吧?”

“我同意苏主任说的,往年我们产科不是没碰到危重症新生儿,这类孩子出生后因医疗限制,存活率确实不高。我听说国外就有专门针对此类儿童的保温箱,以及专业的特护病房。”

他赞赏的看向苏小春,“苏主任说得对,吃馊饭容易闹肚子。以前是条件如此,想发展没得发展。可现在不一样,国家要发展成医疗大国,我们堂堂市医院却还是现在这个水平,说出去可丢人。”

听苏小春提出这个,倪海燕觉得特别好。作为一名产科医生,当然不希望自己手上接生出来的孩子有任何问题,只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出院。

许冠军率先跳起来发问,他觉得苏小春简直是异想天开。现在的医疗水平中,连普通孩子的医疗保障都难做到,还要去管那些出生都带重症,存活率低的孩子,那不是耗费人力物力浪费时间吗?

他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类孩子他们就算想救,怕是孩子父母都不愿意花这个钱。

副院长脸色一变,不敢抬头,他觉得汪景林是点他呢。

她这一番话说完,汪景林非常赞同的点点头。

“说得好。”汪景林率先鼓掌。

她说完对苏小春点点头,苏小春也回以一笑。

“是的,倪医生说得很多,国外确实有专门针对此类儿童的特护病房。国家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老吃馊饭能有多大发展,还容易闹肚子。近一年国家在医疗上的投入大家都看得见,我们当然也要跟上国家脚步。”

“常规性的发展每个医院都有,我们靠什么凸出?墨守成规当然只能常规,爱孩子的父母是绝对不希望放弃自己辛苦生下的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类孩子有活下去的权利。”

“苏主任,之后我们就这点再开会讨论,细细讨论。还有什么,你大胆说出来。”

苏小春笑弯了眼,“好嘞。”

“第二,加强横向联系,扩大行业影响。”

“市医院作为本省最大的医院,尤其是儿科,头些年负面影响太大。想扭转形象,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建议和其他医院展开合作交流,如向下级县镇级医院建立横向联系,利用休息时间去往下级医院讲课会诊,一,可为他们提高医疗水平,二,也可树立科室良好形象,做好口碑。”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当初杨建强等人败坏的口碑,仅靠苏小春一人并不能完全掰回来。既然城里难以扭转,那就往下兼容,从农村包围城市的角度出发。

全省不是只有安城市,还有许多城市乡镇,做好基层口碑,慢慢转化,其实也是一样的。

尤其乡镇医院医疗水平不行,更需要有经验的医生下行教学指导。

这话一出,别说许冠军想骂人的,其实科室好多医生都想骂人。

目前其实有义诊活动,但那是各医院轮流,几个月轮一次,再从医院挑几个医生下去。

这活累不说,还不挣钱,义诊义诊,就是不收钱的啊!

去周边乡镇还好说,不算远的。但更偏远的地方,去一次得跋山涉水,可能折腾几天都回不来,这个活还真没多少人想干。

苏小春跟过几次义诊,了解这些情况。

确实,平时在医院工作就已经够累了,谁想多事啊!但是,国家医疗基础薄弱,普通卫生院出来的学生能懂的只有皮毛。精英集中在市区医院,若不向下教学,普罗大众的病谁能看好?

尤其儿科产科这块,相当于重灾区。

现在在家生孩子的妇女不再少数,卫生条件等都存在极大的问题。至于孩子,在大众心里,孩子拖大鼻涕是常事,孩子咳嗽拍拍背就好,孩子发烧拿烈酒擦身体。小病拖成大病,这事还少了?

没有常识害怕花钱等等,这能怪他们吗?怪不了,只能怪医学知识普及不够到位。

精英高坐,明明是被人民托举起来,是国家培养出来的,自然回馈人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天厨食记命运之钥:星火末世觉醒,和闺蜜一起囤物资长夜如星之沧海烬我,正立于废墟图书馆中等你火影:让你攻略你跑去灭世?浣碧在钮祜禄氏做嫡女天才药剂师在边缘星开荒华夏神农科幻武侠之星际剑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