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允去瞧了隔壁院的热闹,回来时便看见声远靠坐在美人榻上看书,走近脱鞋上了榻,钻到声远的怀里,头靠在声远肩膀上,瞧着他手上的书是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游记。
“别的院都忙不过来了,偏你最是安静,一点波澜都没有。”风允随着声远一起看起了书,自顾自地嘀咕着。
声远很自然地虚环着风允,当起了风允的人形书架。
“左右有隔壁院的忙活着,偷了闲,免得你去受这个累”声远捏着他的脸,说道。
风允今日高兴,不与他一般计较,摸着自己的脸,说道:“只这一次,脸都要被你捏坏了!”
“唔!”
声远低头亲了一下他的嘴唇,说道:“好,多谢子元饶我这一次。”
风允嗔了他一眼,“不正经!”
而后专心看书。
声远却在他背后笑得欢。
风允都已经习惯了。
声远在旁人面前一副再正经不过的样子,偏对着他,活像是个登徒子。
“少爷,少夫人,姚姨娘来了。”流钧进来通报,见着两人亲密的样子忙低下头。
风允一听,立马坐直了身子,整理着衣裳,又说道:“快请姨娘进来。”
声远也起了身,放下了书。
姚姨娘是知道自己儿子中榜了特意来看看的。
隔壁院热闹极了,这一进紫云院的门,安静的都不像是在裴府。
见人要起身行礼,姚姨娘连忙摆手,“快坐快坐,当心这身子,这好不容易养出来了,可别再折腾了!”
风允听话坐下来,也吩咐人给姚姨娘搬了椅子过来。
“我听说三少爷中了榜,便想着过来瞧瞧。三少爷多年苦读,总算是熬出来头,我这心里啊,真真是高兴!”姚姨娘说着眼含热泪。
“今日是喜事,该高兴才是,姨娘怎么反倒哭了?”声远说着。
姚姨娘拿帕子擦拭了眼泪,“是啊,今日是该高兴庆祝的,只是这院子里怎的这样安静?”
姚姨娘想着虽不用大操大办,但好歹得嘱咐下人弄得喜庆一些才好。
“不久就是殿试了,我不喜院子里吵闹,左右有大夫人操持庆祝,何必费这精力?”声远见她问便解释道。
姚姨娘点了点头,“倒也是个理。”
说了会儿话,姚姨娘便离开了。
“姨娘,不是来谈纳妾的事的么?怎么就这么走了?”姚姨娘身边的嬷嬷问道。
“你跟了我这么多年,竟也看不出来?”姚姨娘睨了她一眼,接着说道:“泽儿如今和风家小公子感情好着呢!两人这是自成婚后便没有分开住过,新鲜热乎劲儿还没过呢,再者我这时当着风小公子的面提纳妾的事不是专门和人对着干么?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我还做,那不是没脑子么?”
“姨娘所言甚是。”
“瞧着这架势,还是等泽儿自己想纳妾再说吧,免得我去得罪人。”姚姨娘拿着没做完的绣花,接着绣了起来,“就是我这孙子暂时还抱不到喽!”
“姨娘,何必忧心,我们少爷如今中了榜未来不愁前程,自是志向远大,不拘这些闺阁小事。”嬷嬷宽慰道。
姚姨娘叹了口,“我自是知道泽儿志向远大。我是见着泽儿对那风小公子说是捧在手心里疼宠也不为过,我这刚问一句,便急吼吼的解释,生怕我说人风小公子一句不是,就想着我儿若是真有这断袖之癖,又对风小公子情根深种,到时候不愿和别的姑娘亲近,这子嗣一事怕是玄之又玄啊。”
嬷嬷坐在脚踏处给姚姨娘按腿,“姨娘这些年一直忍气吞声,在裴府周旋,不就是求少爷可以平安顺遂么?若是少爷当真与风小公子夫夫和睦,便是没有子嗣,也是顺遂平安,前程不愁。姨娘何必为此烦心呢?”
要姚姨娘放下绣品,抬头看着窗外的景象,“是我狭隘了,只要我儿平安就好,平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