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牺牲的理解,一直以来都来自于电视剧里,那种英雄让人热血澎湃的诠释。
而在抗洪抢险的战斗中,我看到了无数英勇无畏的英雄们,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对于这种牺牲,我有自己的认识。
首先,我觉得这种牺牲是对责任的担当。在抗洪抢险的紧要关头,每一个抗洪战士都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他们明白,一旦洪水泛滥,将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洪抢险的战斗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人民的承诺。
其次,这种牺牲是对生命的敬畏。在抗洪抢险的过程中,抗洪战士们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他们不仅要面对汹涌的洪水,还要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然而,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坚守岗位,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传承。
最后,这种牺牲是对家人的愧疚。对于那些在抗洪抢险中牺牲的英雄们来说,他们的家人无疑会感到巨大的悲痛和愧疚。他们为了保护他人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令人感动和敬佩。然而,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些英雄们的家人也需要我们的关爱和支持,他们也需要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慢慢走出来。
......
次日凌晨的时候,我们睡的迷迷糊糊,车子一下子停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一个机灵
“快下车,快下车”
一个干部一边顺着车队的直线在往后快速的跑着,一边跑一边喊,快下车。
各连开始陆续下车,然后连长们跑去了解情况,原来前面真的是路断了。
这种北方农村的路,一半是土一半是水泥,与其说村村通工程是把所有的马路修到了村里,不如说只是一个浅覆盖,形式大于初始意义。
我丝毫不怀疑这些的实际意义,因为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特殊的要求,有特殊的意义。
就像现在的农村,谁不知道这一米五宽的水泥路代表着什么?
他代表着从无到有,从零到一。
从农村,到半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从走不出山的困局,到有了一点希望。
我们当年遇到的,是一个宽三米的路,只有中间一米半是水泥路,两边都是黑土做的培路。
前面的一段路已经被毁,破坏的路面豁口处水流很急,营长看着地图,然后四面看着,应该没有什么路可以绕过。
他知道,现在必须要面对抉择了,路是必要的条件,可是没有条件,这仗要不要打?该怎么打?
几十年前,有一位首长曾说过:“仗有条件要打,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打”。
今天,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个局势。
分兵以后,我们一营负责朝着“幺儿河”方向前进,目的是搜索沿途的村庄,保证覆盖度,和所有标志的区域都安全。
那个时候手机没有普及,连电话村里都没有几部。
一旦到遇灾害,通信断了,所有信息就断了。
县里和镇里的干部焦急的在等我们,要求我们展开搜索,主要是那些散落在各个农田或山间放牧的人们,这些人需要得到尽可能的帮助。
当时的团部已经带着二营和直属队扑向了太阳湖水库的主大坝,三营在按地图上的支流,寻找疏导的地方。
支流汇聚和疏导是减轻太阳湖的关键,团长这么认为,所以必要的时候是需要局部泄洪的。
警侦连也同时出发,分散着搜索前进。
我们一营,有着更艰巨的任务,要保障下游万无一失,不能出现一个未救的生命个体。
当遇到洪水阻路的时候,营长决定一连就地寻找树木,然后用随身最简易的工具砍树,搭桥开路。
二连和我们三连准备涉水过河,先运一批物资过去,然后继续前进。
不能耽误时间!
经过分工,猛虎二连决定带着锹稿物资,我们大刀三连带着给养和药品,以及通信设备同时过去。
两个连的旗帜优先过河,然后插在对岸的高处。
两个连队分别拿背包绳连接成绳索,然后派水性好的同志先过去,在对面的树上系好,一个挨一个的拉着绳子往前走,防止冲增。
北方人不会游泳,所以摸着绳子过河,这一点最重要。
我深以为耻,为啥上学的时候不好好学学游泳呢?
之前县级修了一个游泳馆,可是我好像从没认真对待过这个技能,只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搜索和关注曼妙的身材了。
那时的水不但凉,而且很急,只要战士没有拽住绳子,肯定会被冲倒。
第一个过河的兄弟是抱着大石头过去的,这时候我才知道,有的时候“落井下石”也是好事。
就像网上所说,远处朝你竖大拇指,不见得是夸你,也许是炮兵在测量距离,准备炮火覆盖。
由于我们的经验不足,有些新兵觉得过河犯不着把鞋和裤子全都泡湿浸透,虽然现在下雨,衣服也是湿的,但是毕竟还有雨衣,那种湿和全部湿透不一样。
于是一些人把裤子脱下来,穿着八一大军衩开始过河运送物资。
没一会儿,或者说刚刚运到一大半的时候,出现了意外的情况。
由于估计不足,或者说不了解具体的汛期情报,汛来了(一种特别大的潮汛,因上游出现堤坝垮塌而产生),里面夹杂着各种枯枝烂木和被淹死的小生物,一下子涌了过来。
我们居然不知道,而且特别突然。
这就是当年科技不发达带来的悲哀,如果放到现在,咱们卫星、有无人机、有移动电话、有各种侦测手段,怎么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所以说我们应该感谢生于这个科技繁盛的时代。
而当时我们什么都没有,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教导员在岸这边大喊着“同志们,快过河,快呀,快”,他情急之下喊破了嗓子,就怕战士们出现意外。
营长在那边也在喊“快,不要抢东西了,快过来,快”,他也急了,本来应该副营长带队过来的,他觉得自己应该第一时间过河,所以就带队过来了。
战斗时节,谁能拦住一个武官的决定?在前苏联一般是政委带头冲锋,在咱们中国,政委是负责种子的。
部队的传统,每逢打硬仗或者说死仗,都会选人留守。这些留守的人就是种子,有了种子好建军!
二连和我们三连紧急往对岸冲,待到冲上对岸时,虽然躲过了这个“汛”流,但是新的问题来了,我们所有的人都挺挠头,同时也挺尴尬。
原因是有一部分的战友裤子还在对岸呢,现在水流太急,一时半会儿过不去,一连砍的树搭桥,因为距离太远,人力来扛也需要时间,而且汽车分队也需要保障
怎么办?
裤子是肯定要不回来了,而命令是不等人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下达的任务。
营长决定带着两个连和现有的物资继续前进,教导员在后面带着一连和车队等路通了,再跟上来。
他们拼命的伐树,用最小的锯子,拼最大的力气,希望能制造出最现代化的木桥。
至于裤子问题,没有太多的人理会,这只是面子问题。
我们遇到的唯一一个麻烦,其实就只有一个问题,谁光腚的问题!
有个老兵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身上的麻袋做裙子吧,总比穿个大裤衩子好
“哈......”
大家笑了起来,还上前线战斗呢,阵地都没摸着,裤子就丢了,光着腚上前线,这要是说出去,可够人家笑一辈子了。
没有裤子战友也很委屈,他们也是的执行命令,现在出了洋相,怎么办呢?
这就是经验,积累了,以后轻易不能脱裤子!
与其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磕碜就磕碜吧!
于是,战地最简易的裙子很快应运而生——两个连成两列纵队,按地图标记,扛着物资艰难的深一脚,浅一脚向前进。
在走了十几公里后,我们看见了被水淹了的一个村庄,整个小学校只剩了一个屋顶,操场像个大渔塘一样,几个人用木头做成一个简易的筏子,正在村里一边划,一边捡水里的东西。
看到有部队过来,带头的人迎了上来,十分热情,他是这个村的村长。
我们简单问了一下情况,说是村里的人已经都疏散到小山上,没有危险,就是出来的太急,没吃没喝,所以现在回来想看看能找到点啥,解决解决温饱问题。
而且,我们从村干部口里得知,山坡上一些孩子,因为太冷,已经感冒开始发烧,现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可千万别是疟疾,一个村干部向上天祷告着。
镇医院太远了,而且不知道撤离没有,现在怎么办呢?
村赤脚医生倒是有,但是没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