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发现三十六支野山参,虽然十分罕见,但也不是没有。
后世2017年7月,黑龙江通河县小兴安岭余脉,曾经一次性发现了四十九支野山参。
这四十九支人参,由于有一些年份较短,最后只采出了三十八支,总总重量达到了657.5克。
正常情况下人参的生长十分缓慢,大约五十年左右才能长五十克,而且年份越长长的越慢。
王大山这回采出的参也差不多,三十六株参应该也有六百多克。
那株三百年左右的参,估摸着有三百多克,剩下两株一二百年的,加起来也有差不多二百多克了。
为了把这些参拿回去,他把自己的登山包清空,把里面装进去原生土,然后把人参埋在了里面。
抬完这些参,天色已经暗了下去,看看手表,还差四天就过年,必须要尽快回道观。
不知道母亲现在怎么样了,他让奔雷带回去的人参管不管用,母亲的病情有没有好转。
他的心一直都在揪着。
但王大山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好在,在他不懈的努力之下,凭借着不错的运气,终于把母亲需要的人参凑齐了。
虽然很累,但他不想耽搁,打算立刻就回去。
现在天色不早,他准备今天先到那个小木屋,休息一晚,明天一早用最快的速度回到道观。
三只猞猁并没有跟着他一起走,王大山没有将它们带回山庄豢养的打算。
这么大的猞猁野性难消,虽然不会对自己怎样,但保不齐是不是对别人也那么温和,这事儿谁也不知道。
为了安全起见,他把身上剩下所有的肉都给了猞猁,然后就让它们走了。
相信以后有缘肯定还会再次见到。
就在王大山驾着狗拉雪板向小木屋驶去的时候,道观里,王正风已经急得直打转儿了。
着急并不是因为韩若瑶,事实上韩若瑶的病情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
五百年的老山参不是凡品,连续几天服用补气养心方,她的生机已经回来了,人也精神了许多。
这两天王正风正在给她祛除寒邪,并且效果非常好。
韩若瑶已经可以吃一些食物,也能够自己下床解决个人问题。
只不过,这场大病毕竟还是伤了根本,人还非常虚弱,不能久动。
韩若瑶在渐渐好转,生命体征也十分稳定,这种情况,意味着她没有了生命危险。
大家都很佩服王正风的医术,那位中医大家,已经常常以学生自称了。
两人的年龄相差十来岁,王正风当然不会收他为徒,但他请教的东西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大医相当敬佩,他也是个有根脚的,身上还有不少职位,便邀请王正风去京城发展,不料却被一口拒绝。
大医见状,知道他志不在此,便也就不再多提。
只是医疗小组的几人,见到王正风医术了得,韩若瑶也已经好转,便有些待不下去。
清风山庄毕竟在农村,生活多有不便。城市里的人,谁愿意长时间待在这里?况且马上就要过年了。
王正风也看出来了几人的心思,在与韩若成商量了之后,就让沈司令派车过来,把医疗小组的四人全都送回去了。
送走了医疗小组,突然想起王大山还没有回来。
原本苏韩两家与金老爷子早就应该走了,但韩若瑶出事,让他们谁都不好意思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