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宋婆子在厨房一面做着手里的活计,一面和旁人说闲话:“我同你说,那个江姑娘啊,转着圈让二少爷看她身上穿的裙子,还娇滴滴地问二少爷‘是不是很好看啊’。哎哟哟,我坐得旁边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从没见过这样厚脸皮的姑娘。二少爷又不是她夫君,即便是夫君,哪个正经姑娘大白日的这样问?也不怕丢脸。她这样和青楼里的有什么分别……”
江姜心里明白,她这番举动属实有损名声,但她顾不上那么多了。有了铺子,就可以在铺子里卖珍珠。相比起能不能在商业街开铺子,名声坏不坏的,无所谓。
再说,反正她是不想嫁人的,没有必要为了挣得一个好名声,而放弃赚钱的机会。
她也不在意宋婆子是否会把她的事当成笑话,说给旁人听。不在意传来传去的谣言,总是会猛于真相。要是一点儿乱七八糟的小事都放在心上,会憋出心病来的。
江姜重新坐到孔衡对面。
孔衡点点头:“裙子的做工很精细,且美观大方。”
“我自己也这么认为的。”江姜笑着掩饰心里的忐忑,要开始谈钱了,“二少爷,我想借你的名头在商业街开成衣坊。给你分红三成。你别嫌少哈,这只是开始,后面肯定能做大的,请相信我赚钱的能力。”
长久以来,向孔衡示好,想要一起合作做买卖,或是借他的名头交换利益的人不少。大部分都被他拒绝了,只和极少数的几人有合作关系。
因为有当知府的父亲做靠山,他只管施展他的经商才华,不必担心把买卖做大了被人盯上咬一口。也不需要通过与人联手合作,来抵挡因一家独大而被同行报复。
江姜的计划和创意都可靠,但他并不需要用自己的影响力去赚她那三成的红利。说到底,他不缺这点钱。他看重的,只是江姜这个人。
虽然江姜长得并不是倾国倾城,吸引孔衡的,或许是她一身中性打扮,代替家里的男丁上门推销花椒时的坚定。或许是她看龙舟赛时欢喜的样子毫不拘泥。也或许是她认真吃饭连一滴汤都不想浪费的模样……
是她的长相、衣着、举止,开朗自信的神情,推门走进来和他说话的神态,以及和她同坐一间雅间的氛围,形成了她在他心中的良好印象。凭着这份印象,他愿意给她机会一起合作。
“你把成衣坊的地址选在哪?预算是多少?”孔衡问。
“在主街靠后一点的位置,预算一百二十两。”江姜回答。
她事先已做过调查和筹划,若是能在靠近主街中央的位置开成衣坊,当然能赚得更多。但租金太贵,她的资金有限,她只能拿出一百二十两来开铺子。
孔衡思忖片刻,道:“主街街尾的位置不太理想。有些逛街的姑娘小姐们还没走到里面,就转身往回走了。地理位置不行。预算一百二十两也太少了,想要做高端市场,光装修的费用就要一百两。
既然我们决定合作,那就明确分工。我投资五百两,负责装修和选址。你负责招募女工等方面的事务。”
江姜忙不迭地点头,生怕答应得慢了孔衡反悔。瞧他说出投资五百两的口气,轻松得就像自己在现代的超市里随便买一支牙刷一双袜子。至于选址和装修,大佬你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