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牙行自营买卖,比如通过买卖人口等商品赚取利润。买卖人口都是签了死契的。也有的签一年两年或几年的活契,这种便是雇佣关系。
江姜通过牙行,在距离雪衣阁不远的巷子,租了座院子。暂时当作裁缝和绣娘们的工作场所,不仅用来缝制样版,还用来培训女工。
女工也是通过牙行雇佣的。虽然城门口可以贴上招聘告示,但是能识字的女子并不多,告示贴出去后,等了几天也没有人上门咨询。
江姜只好去牙行挑选。毕竟她们将来从事的是服务型的职业,江姜走访了几家牙行,最终选中了几位亲和力强、性格外向的女子。届时还需要向顾客介绍衣裳的卖点和优势,若是因胆小怯场,连话都说不清楚,那可不行。
接下来的日子,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孟氏签了几家布料供应商,确保布料品质上乘,价格美丽。江姜招募到三个技艺出色的裁缝,和五个绣技过人的绣娘,以及六个负责招待顾客的年轻女工。
女工的年龄在十六、七岁左右,正值芳年,但都已成亲或生子,背负生活的重担。家里多一份收入,不仅能减轻另一半的经济负担,自己也能被婆家高看一眼。
在江姜的培训下,她们学会了标准的站姿,学会大方热情地招待顾客,让每位光顾的客人感受到无微不至的服务。
且能熟知每件衣裳的不同卖点,从布料的质量,衣裳的款式、颜色、样式都能娓娓道来。刺绣工艺也要熟悉,是湘绣、苏绣还是蜀绣,都用了哪些刺绣针法?
女工的月薪是底薪加提成,且是带薪培训,培训期间也有五百文每月的底薪。另外还雇佣了一个擅长烹饪和打理院子的王婆子,每餐的饭菜都保证一荤一素一汤。
往日里在家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尝到一口肉香,来雪衣阁做工,餐餐都有肉吃,光是这一点便把保海县大部分东家比下去了。况且,还在训练阶段便有工钱拿。其他师傅带徒弟,学徒不贴钱算好的了。整个保海县,再找不出第二家像江姜这般慷慨大方的东家了。
这么好的一份工,辞工是不可能辞工的,除非雪衣阁倒闭……呸呸呸,我要把这份工做到老,做到海枯石烂天荒地老。
孟氏和其他绣娘、裁缝们分秒必争地缝制样版,待开业那日,至少要有三十件衣裳展示出来。
且她们还要负责缝制女工们身上穿的衣裳,衣裳用的布料不用太好,细棉的就行,但款式要统一,衣裳上的绣的花样一定要独特美观。以彰显出雪衣阁绣娘们精湛的技艺和出众不同。
每个人都很忙,包括五岁的江枝,她也在学习刺绣和裁剪。由于不够高,她搬来小板凳站上去,在案板上用木尺仔细地测量。孟氏和其他绣娘们商讨绣花的针法时,江枝也在旁边专心听着,并且把制作衣裳的步骤记下来。
小小的一个人儿,一手持绣针一手拿绣棚,专心致志绣花样的神态,宛如一个资深绣娘,并且一坐就是一、两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