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文官这架马车变得势不可挡呢?
正是从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的时候,才开始文武失衡的,那一战,你可以说,将大明的精锐。
还有底气,一次性葬送了。
这件事朱祁镇自己知道吗?
答案肯定是知道了,时隔七八年,他再次登上皇位后,其实也是有过一系列想法的,可当时他已经止不住了。
所以到了明宪宗朱见深,从他爹手中接过的是一个满目苍凉的朝政,他在位的二十几年,几经努力,打压和拉拢了文官集团。
若即若离,就是这四个字,朱见深深刻实行了,所以压制住了文官集团的大势。
算是明中期给大明续命的皇帝。
可到了明孝宗朱佑樘手中,那就不一样了,推翻了他爹所努力的一切,更是非常了很多从洪武时期的一些条例。
导致从孝宗一朝起,文官集团已经变得非常庞大,庞大到他们可以插手帝位的事情。
更是能左右国家大事,皇帝想提拔谁,都要经过他们的手。
明孝宗死后,明武宗朱厚照继位,这位也是个狠角色,宦官和武将被他推出来和文官集团打擂台。
这一番操作,可谓是大大打击了文官集团的势头。
所以导致,明武宗只当了不到十六年的皇帝,他的死,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那明武宗朱厚照的操作,到底有没有用呢?
当然是有的,不然也轮不到朱厚熜当皇帝了,毕竟当时宗室不止他一个人是皇帝人选。
你要知道,朱见深可是有十四个儿子的,就算其中有人不在了,可也架不住这个基数啊。
所以人选自然是有很多的,但偏偏选中了朱厚熜,看中的前面也说过了,就是为了好控制。
但偏偏朱厚熜又不是个受控制的人,一上来就放大,整出个大礼议之争,搞得文官集团灰头土脸的。
内阁首府,号称救时宰相的杨廷和不得不黯然退场,偏偏朱厚熜也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
搞出了一系列的操作来,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他打压文官集团。
严嵩严阁老,正是他这个时期的人,他搞的其实还是那三板斧,拉拢和打压,让文官集团不能形成一个拳头。
内部让他们争斗起来,这样就能巩固他的皇权了。
他的这套,搞得文官集团内部,那可是搅风搅雨的。
势头确实是止住了,但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特别是他还不理朝政上的事情,那就更加严重起来。
毕竟封建帝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整个国家,是围绕着一个人转的。
只要这个人出问题,那这个人下面的那些人,当然也就不会老实了。
毕竟党争说小了,是他们内部的事情,可要往大处去说,那就是不同派别的人,相互攻伐了。
而这些相互攻击的人,他们如果要是贫民百姓,那还不咋样,可他们的身份特殊啊,都是朝廷大员。
带来的后果,就是拖垮整个国家。
有一个词,非常生动的形容了这个现象,内耗,源源不断的内耗,所以导致自嘉靖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