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为不妥。”
好不容易到了朝会,礼部的左侍郎赵春和第一个跳出来,旗帜鲜明的反对。
赵春和,大顺圪垯山四百人之一,上山时是个跛脚的,但因为看起来很聪明,王三收留读书,十几年下来,已经成了大顺朝的中枢顶梁柱。
他说道:“陛下自起义而夺天下。古今多少百姓,都渴求盼望和平安稳的生活。若是鼓吹起义,唯恐有人效仿,届时……天下必然大乱。”
王三坐在主位,看着下边窃窃私语,不少人也都赞同赵春和的话。
好不容易和平了,现在皇帝又搞这一出,这不怕出事?
王三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接着淡淡笑道:“只要文武百官做好规划,让百姓的日子过好,谁闲得蛋疼造反?你我,若不是因为大明的三饷与横征暴敛,会造反?”
现场众人一下熄声。
王三和其他历代开国之君不一样。
同等地位的只有俩与他一样。一个刘邦,一个朱元璋。
但刘邦是混过社会的,知道社会险恶,知道如何凝聚人心,所以他的赏赐丰厚,让人心悦诚服。
而朱元璋见识过贪赃枉法,横征暴敛,全家几乎断绝的惨状,所以他为人残忍暴虐,让人不寒而栗。
而王三他是在起义时,就知道下一个方向是什么样的人,他的每一个计划,一个步骤,几乎和天时地利人和合一,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一样,所以他也很清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实农民起义就没了。
下一个阶段,要么是资产阶级革命,要么就是无产阶级革命。
但他宁愿让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也不想让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因为资产阶级会扭曲国家政策,所以他需要给后世之君以及其他大臣上枷锁。
鼓动百姓起义教育,屠龙术的大规模发行,就是让天下人去看,去知道,让阶层不至于被彻底箍死的举措。
哪怕社会的方方面面往回拉,王三也要尝试角力,尽可能只被拉半步。
然后等等后方,等等后边有人往前推。
看了一眼下边面面相觑的不言的众人,王三撇撇嘴说:“若是不想农民起义,那就全力提升生产力。
现阶段化肥的合成已经有了,联合制碱法所产生的肥料,在顺天府周围的农场都有应用。
今年顺天府的粮食产量,足以抵得上以前大明一整个直隶省的产量。
也就意味着,未来化肥的普及,能够让大顺在未来二十年内,关内的粮食翻上三五倍。黄土高原也可以开始封山育林,减少水土流失。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起义就会消失。只要吃饱,谁他娘没事造反?
当初若是你们能吃饱,我靠着十几石粮食,拉出圪垯山四百人吗?
所以,农民起义,不仅要确定正当性,更要告诉所有人如何起义。
这是枷锁,也是天条。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苍难欺。所有人心底都有一杆秤,当你们做的事情压过了他们的底线,等待你们的就是匹夫一怒。
因此,永远要跟先进生产力站一块,只要生产力迭代了,百姓能吃饱,能过好日子,大家就会将目光投入更好的未来,而不是眼前的蝇营狗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