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吴国接引使看到归来的赵承瑾,简直激动的泪流满面,盼来盼去,总算把这位爷盼到了。
接引使大人当即激动地说道:“我的六皇子,您可终于到了,我们已经在驿站停留三天了,眼看就瞒不住了。我跟您说,小人这一路也是担惊受怕,生怕……”
听着吴国接引使一个劲的在那说个不停,赵承瑾连忙打断道:“好了接引使大人我这不是到了么,今日便可起驾前往金陵。”
这时,听得门外有侍卫禀报,端王世子特来护送殿下进城。赵承瑾这才沐浴更衣,换上大魏皇子华服,接见这位端王世子。
端王世子陈元恭二十几岁,外表看上去有些阴柔,待人接物却非常老练。听其言,观其行,可见其父端王亦是深藏不露之辈。
分宾主坐下以后,端王世子恭声道:“殿下今日入金陵城,可在紫山皇家别院安歇,那里是我陈氏皇族避暑别院,环境优美,最适宜修养。”
赵承瑾却道:“不知何时可拜见吴国皇帝陛下?”
端王世子斟酌片刻后道:“殿下不知,皇帝陛下龙体欠安,需要在宫中静养一月左右,已经多日不能见客。”
“如今朝堂一应事物皆由我父临朝辅政。因此,”端王世子接着道:“世子有任何需求见我父亲也是一样的。”
端王世子也不隐瞒,言下之意溢于言表,看来这吴国皇室内部交锋已然落幕,端王终是更胜一筹。
端王世子接着道:“四月十二是我父王寿辰,到时还请六皇子殿下能大驾光临。”
赵承瑾答道:“必能到场。”
在端王世子陈元恭的护送下,赵承瑾一行进入金陵城,并在紫山下的皇家别院安歇下来。
送走端王世子,赵承瑾端坐于别院正厅之上,对韩烈道:“我们在吴国的暗子到了吗?”
韩烈恭声道:“已在厅外听候殿下差遣。”
赵承瑾道:“招他进来。”
只见一身着锦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叩拜道:“卑职杨昭,拜见殿下。”
赵承瑾问道:“如今吴国局势如何?我听端王世子之言,吴国少帝这是被软禁了?”
杨昭恭声道:“正是如此,前月同是托孤重臣的方太师病逝家中,端王已再无顾忌。这段时间在朝堂上排除异己,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前些日子更是假托皇帝重病,看来吴国改元换新,这在近日。”
赵承瑾沉思片刻后,沉吟道:“如此,对我大魏来说却是个坏消息,大魏需要一个动荡分裂的吴国,而不是一个再次统合的吴国。”
赵承瑾来回踱了几步,说道:“父皇可有指示?”
杨昭道:“陛下密旨,命殿下全权处理吴国之事。此外陛下还有口谕!”
赵承瑾面北跪拜道:“儿臣接旨!”
杨昭接着道:“陛下口谕,朕的儿子,做事不用遮掩,就是要锋芒毕露。这是陛下原话,由臣代为传达。”
赵承瑾思索片刻道:“儿臣领旨谢恩。”
心中却是苦笑道,父皇这是把我架火上烤啊,第一次当差,可不能把差事搅黄了。但吴国如今这局势,端王篡位已是大势所趋,自己要从中搅局,还需多多谋算才好。
赵承瑾又问了杨昭一些问题,了解了一些吴国朝堂如今的情况,便让他退下了。
独自一人行走于别院之内,赵承瑾想到了同样身在紫山的洛洛。
时值四月,紫山上的桃花纷纷盛开,一片姹紫嫣红,景色美不胜收。
“洛洛所言,果然不错。”赵承瑾说道:“小洛儿,你可知道我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