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啊!”②
接下来的几天,公仪挽雷打不动练字、练画、品茗。
期间,谢林砚有上门拜访,但公仪挽都以自己身染风寒为由推了。
十五天过去,公仪羡对外宣称公仪陇退出朝堂居于幕后,他完全掌权处理政务。
二十天,林家被爆出贪污赃款,一众老大臣跪求议事殿前逼迫公仪羡处理。
后面纪慎卿也跪在四大臣面前,一同做戏,明面上是为了让四位老大臣早些回去,说些好话,比如老大臣们已经经不起风吹日晒,他们都是为了北燕这类的话。
实际上,是以自己的身份提醒公仪羡,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林家,是太子生母娘家。
林家除了二老年事已高退居线下养老,在朝中的都是一些年轻一辈,而且没有什么实权,都是一些不大重要的职位。
林沁去世这么久了,林家的子辈也没再升过官,他们能贪污什么?
公仪羡与林家当然有来往,他知道林家退出朝堂不再插足朝事是二老的意思,按照女儿的遗愿,下辈子不再入皇室,他们林家自然也不会再沾染朝廷的事。
那些姨兄表兄什么表弟是什么品性,他难道不清楚吗?
没有了皇帝的提拔和宠爱,那日子过得比谁都清贫。
可证据摆在面前,他不得不处理。
公仪羡闭了闭眼,眉宇间的疲倦扫也扫不散。
他这十几日为了处理朝务已经很久没好好休息了,一停下来就总会觉得愧疚,觉得对不起北燕的百姓。
他先前不接手深度的事,一接手所有事务堆积成山陡然间崩塌,他这才知道北燕到底有多少棘手的事没处理,有多少百姓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李恒打了胜仗,本以为事情会朝着美好的未来去发展,可有些事有些问题积少成多,到了他这儿,已经无力回天了。
北疆安稳了不错,但不代表周边小国也安于现状,有些小部落小国家的听闻北燕的皇帝已死,不愿再朝奉北燕。
解决了个心头大患,却还有这么多瘤子。
北燕的发家史是靠打出来的,安居乐业了这么多年,到了他这一代,周边小国没听说过他做出什么成绩,自然不信服于他。
倒是李恒,比他还多几分敬佩。
一个在温室中长大的皇子,脾性又温良恭俭,想必,做不成什么成绩吧?
他们这些靠打仗抢夺资源生存的小国家,几乎和蛮人没有区别了。
毕竟他们可是吃人肉活下去的,打不服他们,又怎么指望他们乖乖听话?
“各位先回去,明日我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公仪羡咳嗽了一声,合上奏折,笔下不停。
一会,他抬头看了一眼小太监。
大概是人还没走,小太监也不出声,只是望着他摇了摇头。
公仪羡拧眉有些不悦,透过屏风也看到了还在殿外跪着的五人。
为首的就是纪慎卿。
公仪羡想到,父皇一直有隐晦的问他要不要提拔几个林家的人上位,这也算是充盈他羽翼的一种方式,可他每次都会拒绝。
不仅是他不想以这种方式玩弄心计,林家那几位似乎自在逍遥惯了,都不喜乘了这股皇家的风。
一来二去,拥护他的,竟然就那几位。
那几名都是正统派,目前看来他的位置的确无可撼动,可能说得上话的……寥寥无几。
现在他就连想查清这事的权利,都没有。
“此事仍有些古怪,待我让大理寺卿的人查清了再议!”
纪慎卿重重磕头:“证据确凿!请太子殿下早做决断!让四位大臣早日回府!”
“咳咳咳……”
公仪羡又咳了几声。
他低头看着手臂渗出的血,有些怒了。
抓起桌上的茶杯扔了出去:“滚!”
这是公仪羡第一次发火。
几人哪见过这场面?面面相觑赶紧起身了。
听着脚步声,公仪羡笑了出来,神色有些苦涩:“父皇这招,还真有些用处。”
小太监像是终于注意到他出血的手臂,他一脸惊恐指着他的手:“您……您的手!”
他就要唤太医。
公仪羡赶紧起身拉住了他,谁知两眼一黑倒了下去。
“来……!”
小太监的一句“来人啊!”还没喊出声,就被公仪羡捂住了嘴。
“不要声张!小盛子!”
小太监看着年纪不大,也许比他还小。
小盛子摸了摸嘴巴又指着他的手,“殿下,殿下!您的手!”
公仪羡才发现自己刚才一直捂着手臂,手心里都是自己的血。
——
①出自宋代·秦观 的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②出自宋代·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