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新明联盟共和国 > 第139章 苏州降税

第139章 苏州降税

关于水转大纺车使用情况的记载,主要仍见于王祯《农书》。由于水转大纺车工效高,因此往往多户人家合用一车,元朝时期,中原的某些沿河地区,水转大纺车的运用已颇为普遍。

阿克莱水力纺纱机的发明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18世纪英国技术进步的重大成果。但是在这种水力纺纱机与4个世纪之前中国的水转大纺车之间,二者在结构上惊人地相似。

在近代早期的欧洲,曾有一个主要是通过传教士把中国的工艺技术知识介绍到欧洲的浪潮。在这些知识中,纺织技术占有重要的地位。18世纪在华耶稣会士对中国的纺织技术进行了相当广泛的调查,绘制了大量织机图,寄回法国,这些资料保存在巴黎国立图书馆。纺织机具图种类繁多,是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的织机图谱。还介绍了从经纬线的准备,到拔更、放更、扳更、穿箱、续更、刮绸,直至成衣的各个工序的生产操作情况。获得这些资料,传教士除了通过实际调查之外,也利用中国已刊出的科技着作。

明末基督徒徐光启的科技着作,更是传教士注意的对象。杜赫德出版的书籍,详细谈到了养蚕与丝织业技术。从此书刊载的养蚕、缫丝和织机插图看,显然采用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卷31-34蚕桑及卷35-36“蚕桑广类”的内容。元代水转大纺车的有关图文,几乎原封不动地保存在《农政全书》中。

因此水转大纺车早早通过传教士偷到西欧,是毫无疑问的。李约瑟等人的研究中,看到中国关于水力机械和纺纱机械的知识,确实对西欧的纺织机器的改进起到了重大作用。

这些技术知识被偷学到欧洲后,促进了纺织工具的改进。英国工业革命,所依靠的技术成果是此前欧亚许多地区技术成就的汇集。

中国水力纺织机器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与方式传到英国,促进了以阿克莱水力纺纱机为代表的纺纱机的变革,从而对工业革命的出现与发展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大明这么大方,怀抱开放胸襟,西班牙连个红薯什么都限制传入中国。历史不能重演,加大技术保护,对各个作坊加派护卫。唯一担心的是蒸汽机纺织机做出来,不少人将会失业,该如何避免发生这种情况。

1630年10月,朝廷又一次例行会议。

“苏州知府寇慎奏疏,提及苏州府田税太重,是其它地方十倍,大明应该一视同仁降低田税。臣亦认为三十税一更合理。”刘一燝道。

“陛下,苏州府民众支持张士诚,被太祖收重税惩罚。臣认为不可,祖制不可为。”朱国桢出声反对。

“传旨,大明两京十三省皆三十税一。”

“陛下,土司怎么办,三年一贡。”刘一燝出列。

“明人为一等人,怎么连收税都不敢收土司?土司制度已不适合如今大明,改土归流刻不容缓,取消土司势在必行。”

“启禀陛下,大明现在不缺银两,每年从金山省挖黄金五百万两,新大陆一千万两白银,马六甲关税一千万两,各附属国和藩王们上贡五百万两,加上商税田税,国库早不缺银两,现在是发愁怎样花完。”刘一燝本来还想上奏取消土司税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三国军神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