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太上皇就下旨从各地调兵至京城,太远的军队自是时间不够,只能调来离京城五天行程的军队。
但当这些军队到达京城后,太上皇派人查了一下,发现了大问题。
首先这些军队普遍年纪偏大,甚至其中还有五六十岁的老人。
其次就是人数,一卫五千的编制,但实际上一卫竟然不足三千。
最后是武器,军士们手中的武器老旧的厉害,不知用了多少年,这种武器上了战场,别说是铠甲了,就是皮甲都无法破开。
另外,太上皇也从各地的情报网络,得知了鞑靼人在大乾境内破城的经过。
大乾北境的城市,多多少少都有驻军。
但当鞑靼人到来时,极少有城市的驻军做出了抵抗,大部分城市明明城墙坚固,却是早早放弃了抵抗,官员带着家小提前逃走。
整个大乾就像是只乌龟,外面有着军镇这样的坚固壳子,一旦外面的坚固壳子被破,内里就只有柔软的部分。
朝堂上一片安静,朝臣们一个个低头不敢与此刻的两位天子对视。
“说说看,怎么防住鞑靼人?”太上皇压住了怒火,追责之事要等击退鞑靼人之后再议,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抵御鞑靼大军。
朝堂上,几位王爷目光闪烁,大乾如此虚弱是他们从未想过的。
只不过当他们看到坐在龙椅上的太上皇时,他们中大部分的王爷压住了自己的心思。
“禀太上皇,京城城高墙厚,加上火炮犀利,鞑靼人绝对无法攻破京城的防御!”其他人可以不说话,身为兵部尚书的冷尚书可不能不开口。
“堂堂大乾,竟然只能看着鞑靼人蹂躏大乾子民,而朕与朕的军队却是躲在城墙后看着!”太上皇咬牙说道。
他怒火升腾之际,不由的发出了一连串的咳嗽。
边上的戴权连忙上前,送上了茶水。
“诸位臣工不要说这些无用的话,你们都是重臣,还是提出些有用的建议!”景文帝这时说道。
要说官场文章,朝堂之上的文臣武官,个个都能说的天花乱坠。
可当下是真正的战争,真要是提了什么错误,又或者不切实际的意见,怕是事后会有大麻烦。
“报,紫荆关八百里加急!”就在朝堂上众臣苦思之时,大殿外传来了急切的声音。
包括太上皇和景文帝在内,大殿中的所有人都面色一变,他们想到了紫荆关怕是失守了。
紫荆关是榆林镇入京的最重要关隘,一旦紫荆关失守,接下来大片靠近京城的地域就在鞑靼人的铁蹄之下了。
“将八百里加急送进来!”景文帝看了一眼太上皇,太上皇还在压抑着咳嗽,他开口说道。
“大捷,紫荆关大捷!”八百里加急信使快步进入大殿,口中连声呼道。
“大捷!”景文帝大喜,接着说道:“快将信呈上来!”
太上皇面露疑惑,他可是知道紫荆关情况的,那田靖总兵领兵虽算不错,但是凭借着一万两千人马,怎么可能挡住势头正劲的鞑靼大军。
朝臣们也在交头接耳,他们同样不敢相信紫荆关会大捷。
甚至有朝臣已在想着要是田靖总兵用一点小胜来夸大战绩,他们就会立即弹劾田靖总兵。
“好一个贾蔷!”景文帝打开了信,看到了上面的内容,他匆匆看了一遍,大笑着赞道。
“父皇,这是贾蔷送过来的折子,他到了紫荆关!”他转头将手中的信交给了太上皇,笑着解释道。
太上皇接过了折子,边看边点着头。
“戴权,你来将折子念给众臣工听!”他对戴权吩咐道。
戴权拿过折子,开始大声朗读起来。
折子是贾蔷送来的,通过紫荆关送出的八百里加急。
折子中着重提到了他是如何用计先让鞑靼人惊马,再冲击了失了战马的鞑靼大军,最后鞑靼大军战败退走。
朝臣们听的目瞪口呆,历史上不是没有以弱胜强的战例,但以五百战十万且大胜的战例,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的名将之中,也罕有达成如此战果的。
虽然其中用了计,让鞑靼人从骑兵变成了步兵,但用计从来都是为将的手段,战绩才是最终的结果。
“恭喜太上皇,恭喜圣上,大乾又出了一不世名将!”冷尚书在戴权读完了折子后,大声恭贺道。
其余朝臣这会儿也是跟着附和,贾蔷这次可是挽救了京城,也间接救了他们。
北静王水溶冷眼看着,他与大殿上的其他人不同,他反而希望鞑靼人能够重创大乾。
自从他的秘密被人知晓,却又找不出是何人所为,自己的秘密是否暴露,他一直小心低调,只要有风吹草动他就紧张非常。
大乾越虚弱,他就越有机会,他在南蛮处的准备还在继续,就等他一声号令了。
“下旨命贾蔷带人追杀鞑靼人,一定要将鞑靼人驱赶出大乾!”太上皇听到好消息,不适感都减轻了,他当即发出了命令。
“太上皇,贾侯如今是九省统制,手中所领的只有京营两卫!”冷尚书出声提醒道。
他这是在帮贾蔷要实权官身,贾蔷在京营的副统领,原本还想让贾蔷去争一下的,没有想到贾蔷太早就被派出了京城。
而贾蔷这个京营副统领,属于只管两卫的副统领,属于太上皇与景文帝交锋的产物。
“京营节度使不是还空着吗?封贾蔷为京营节度使,继续九省统制,他的功劳等巡边后再议!”太上皇拍板决定道。
景文帝脸上喜意一闪,又很快消失。
他可不想让太上皇看到,贾蔷可是他的人,掌控了京营等同于掌控了京城。
当然,凭借着太上皇在京营中的影响力,就算贾蔷掌了京营也无法用京营对付太上皇。
但景文帝只需要京营在必要时,站在他这边就可以了,太上皇会慢慢衰老,京营在他手中,就不需要担心其他王爷在京城搞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