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林键选择了,南线的工事,可以暂缓一下。
将大部分的力量,交给西南线。
这样,不仅可以加强西南线的防御,还可以使得南线的防御,有所提高,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就是这样,林键的部队,就这样过了1年。
而那些负责修建工事的部队,有的,则是经过了一些训练之后,就要派上战场了。
而在这年,公元前228年,秦国集结兵力约20万,兵分三路,在此向赵国杀来。
(本来这年,赵国都应该灭了的!)
至于为什么不是在公元前229年呢?
一个原因是这年秦军的惨败,他们也需要恢复实力。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天气”。
山西的11月和12月,正是山西下雪的月份。
虽然说,赵国的都城“邯郸”,是在现在的“河北省”,但是,秦赵之间,几乎所有的大战,近乎都是集中在“山西省”的。
而等到229年,当时的天气也转暖了。这也正是发动战争的好季节。
而此时,秦军的指挥,分别是,李信、蒙恬、以及杨端和。
而三位分别指挥的军队的配置,如下:
北路军,指挥官:蒙恬,兵力:8万人。
西南路军,指挥官:杨端和,兵力:6万。
南路军,指挥官:李信,兵力:6万。
总计20万。
而赵军呢,赵军的兵力如下:
北路军,指挥官:李牧,兵力:6万。
西南路军,指挥官:林键,兵力:6万。
南路军:指挥官:方离,兵力:3万。
(注:由于方离算是林键的直系手下,所以,南线的防御,也算是林键来指挥。)
随着秦军在此向赵国发起进攻,而赵国,也在此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