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匈奴在河南一带的失败之后,匈奴剩余的部队也是向北后撤到了北河(今乌加河)。
战役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14年的春季,秦军的部队,在这个时候,也已经修整好了。
林键在这个时候,也是和蒙恬进行了一番商讨。
在会议上,蒙恬说。
“目前,我军经过修整,战斗力都已恢复。
我军也已收复了河南之地,匈奴方面,因为畏惧我军的兵威,也正在向北逃遁。
但是, 我认为,匈奴刚刚撤出河南地,他们心中肯定不甘心,他们也许会迅速组织起部队,向我军发起反扑。
所以,我认为,我军现在,应该先发制人,趁匈奴还没有完全形成战斗力的时候,再次发起攻势。”
众位将军们,在听完一把手的发言之后。
那是,就算他说的是错的,都要说是对的。
也就纷纷同意了,而作为二把手的林键,那自然也同意了。
林键自然也知道,匈奴面对这个自己好不容易拿下的地盘,现在就失去了,那心中肯定是非常不甘心的。
所以,从军事角度上来说,这一波的攻势,是不可避免的。
而至于要怎么打这一波攻势呢?
此次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
秦军继续率军,渡过北河,向阴山和贺兰山,寻找匈奴的主力,并寻机歼灭。
这,就是此次战役的作战方案。
当然,这两个方面的军团,依旧是由蒙恬,和林键二人分兵进行进攻。
经过去年的战斗,林键也是知道了。
匈奴,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如果和他们比试骑兵的话,那现在的秦国,肯定是比不上的。
你以为的步兵军阵,是像网上那些电影那样,只要骑兵一冲锋,步兵军阵立马就崩溃,然后扭转战局。
但实际上是,真实的情况是。
哪怕是重骑兵,面对形成战斗力的军阵,都没有任何的办法。
而匈奴呢,重骑兵就别想了,他们的骑兵,大多数都是轻骑兵。
而轻骑兵,想要对完整的军阵产生威胁,可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可以说,此次战役,那就是在一路平推。
匈奴肯定也知道,跟秦军进行正面交战,胜率几乎为0,所以也只能是撤退。
在春季到来之前,匈奴的头目,头曼单于,也是在这个时候集结自己参与的部队,准备预谋着再次向南,发起进攻。
但是,秦军呢!则是预判了他接下来的行动,提前,向匈奴,发起了进攻。
匈奴并没有意识到,秦军接下来的行动,竟然会如此迅速。
匈奴方面,面对秦军的这一波“偷袭”,也是措不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