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饭,何润东与家人说了一个小时的话。
大家纷纷去休息了。
何润东这才开始行动。
他溜出了家,来到了那棵树脚。
很快,何润东就定好了位置,开始挖了起来。
他用的是小铲子,声音很轻。
没有人能听到声响。
挖了一个多小时,挖了一个大洞。
洞里,躺着一个木箱子。
何润东小心地将木箱子拿出来。
箱子不是很沉,大概有一斤左右。
来不及查看,先填洞。
如果留着大洞,明天,就会被人发现。
填好了洞后,何润东又弄了一些烂草盖在了那新鲜的土层上。
这个地方,是何家最偏僻的地方。
周边都是散乱地丢着烂树枝乱稻草。
忙完了后,何润东抱着木箱子回了家。
到了自己的房中,何润东这才打开了小箱子。
木箱子打开,一道金光出现。
何润东惊喜地看到,那箱子中,竟然放着十条小黄鱼。
“小金鱼”,就是民国时期铸造的旧制1两(折合现在31.25克)一根的小金条。
解放前唐国最流行的金条规格,主要就是“大黄鱼”和“小黄鱼”。
“大黄鱼”是指十两一根的金条。
按旧制1斤16两,1两=500/16=31.25克;所以,“大黄鱼”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是312.5克。
本来“大黄鱼”是通行的规格,富有家庭通常会存几根金条作为压箱底钱。
但后来金贵银贱(民国的法币是银本位,最早一元法币就是按一枚银圆定价的),普通百姓也纷纷想买黄金,而“大黄鱼”显然太贵买不起。所以金店就铸造了1两一根的小金条(合今天的31.25克),俗称“小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