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两人各自离开。
聿女区,夜色渐暗,天空泼墨一般,墨色蓝中有群鸟缓慢地飞过。
齐美人依靠着栏杆,时不时地看一眼院门的方向。
送走了穿长衫的大夫,爷爷的老友陆续来到家里,就连彩虹路那位很久不见的叔叔也趁着夜色悄然登门,可他为什么还不来。
马景澄此时已经从津湾广场穿过大江,来到了上善重工。
拓跋剑生领着一群人正在一个车间发奋读书。
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书更让人兴奋了。
这个年代,对他们来说,书籍实在太少,一本几十万字的书,一口气就读完了,读完之后,还拿出来反反复复地读。
可以说是,有什么看什么,各种专业的书籍都看,比如医疗专业的书籍,那些难懂的知识,他们都看得津津有味。
在马景澄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后,对他们这群人来说,看书就成了一种享受,每天只是看书,还有钱拿,世界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事情。
马景澄隔一段时间就会叫人给他们送来一批书,这群人,每次见卡车拉书来,都跟见了新媳妇似的,一窝蜂涌上去,那笑容,灿烂得都要把太阳给比下去。
看书看得入神了,连饭都不吃,有时候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咕咕声,众人一阵笑,笑完之后继续埋头看。
自从埋头看书之后,他们发现,时间好像变得短了,恨白天太短暂,还好的是拓跋剑生说晚上可以点着灯继续看,此话一出,一群小伙子欢呼雀跃,恨不得将拓跋剑生抬起来抛上天去。
马景澄给他们选择的书籍,专业和人文比例是6:4!
在人文里面,红武的文化占据六成,西方的文化占四成。
要想培养一个了不起的设计师或者出色的工程师,没有人文绝对不行。
一个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各方面都有涉及的,如果只专注在设计领域,绝对成不了大事。
马景澄不能说见多识广,但在信息发达的时代,起码知道一点,他从来没有见过哪个人只看自己领域的书还能成为一个领域领头羊的。
人文的知识培养的不是技能,而是情感或者精神思维。
而之所以在人文里选择东方的比较多,一方面,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这群人要时刻接触西方的教育和文化,如果红武的意象文化没有在他们心中有个印象,出去之后,他们就可能抛起心中仅剩的认同感,这是可怕的。
另一方面,只有不偏颇的掌握东西方知识,取长补短,才能在无形中帮助他们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再有,现在就要他们接触西方的东西,是为了他们出去能更好地适应,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马景澄希望他们成为被设计或者机械专业性东西吸引的一群人,并且愿意在这个领域内扎根,一生就只做这么一件事。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是很了不起的。
有的人会以为,他自己也是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比如种地、比如做设计,比如为事业单位工作!
其实很多人将常见的概念都理解错了,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懂人家说的一生只做一件事是什么意思。
比如种地,一生只做这一件事,没有点知识的人就不要想了,一生做一件事,不是为了生存,而是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在投入做事之后,满足生存只是附加物。
一生做一件事,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要深入思考,拓展,创造。
再比如,事业部工作的人,有的人可能工作了几十年,他可以说自己在事业部工作了几十年,但是他不应该乱用‘一生只做一件事’来形容自己,因为他不配。
他只是在机械地重复着每一天。
如果谁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话,马景澄脑中有一个人:李宽!
李宽不断地在各地奔跑,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没日没夜地看书,看的书还可能都与他正在做的事情无关。
可自始至终,他都在做一件事,无论是他在临江地位低下时,还是在彩虹路成为五巨头之一,他都没有因为地位改变自己的初衷。
追求事情带来的附加值和追求事情本身,那本来就是两个概念。
某个行业的快乐,只有真正追求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如果在陶铃区随便问一个人,问他做到李主任那个位置快乐不快乐,他一定会回答,快乐。
然而,他永远也不可能理解,李宽的快乐并不是他处在那个位置,而是来源其他的东西,这里面除了对于这份事业的热爱,还有他思维和认知的提高。
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早已超越了事物带给他的附加值。
很少有人能够真的理解这种没有任何附加的快乐。
有人以为学历高就一定能够理解,这是大错特错的。
很多人即使到了教授,他还是感受不到这种快乐,他能够感受到的只有他地位,或者他知识超越其他人带来的优越感。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大佬或者饱学之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有没有卖弄自己的学识。
如果他在人前侃侃而谈,表现出自己学富五车的样子,那很多大佬都会淡淡地说一句:“就那样!”
真正享受某件事带给自己快乐的人,一般不愿谈论太多东西,他看见的圈子直径是一千米,而夸夸其谈的人看见的不过是一百米。
他的学识让他觉得没必要戳破那些侃侃而谈的人,还有一个,那些卖弄知识的人和他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人,他不屑与争论。
尽管马景澄知道,在整个上善重工,最多有那么两三个人能够成为真正的大佬,但他还是希望往这方面去培养这些人。
这其中,拓跋剑生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机械方面的大佬,这点毋庸置疑,马景澄非常相信自己的眼光。
马景澄一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天赋,后来他发现,可能识人可能就是自己的天赋。
因为到目前为止,他很少看错人。
无论那个人长得怎样,短暂的交谈之后,他就能给对方贴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标签。
这个标签有助于他掌握交往的尺度。
像拓跋剑生这种,愿意将自己一生都交给一件事的人,最需要的事情,只有一件,有一个无条件支持他研究的强大领导。
拓跋剑生总让马景澄想起自己读研时的实验室导师,那个愿意将某间实验室钥匙交给自己的导师。
那位导师教的是软硬件相关的知识,可以理解成嵌入式的电路设计,可他终究得不到重用,因为他太沉迷于教学了。
他的课,出奇地难过,挂科率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很多人到了毕业前还在补考他的课,很多学生就去以各种理由举报他,他没少挨处分。
同时,他的科研成果都写成了书,弄成PDF,让学生下载打印出来。
他没有搞什么乱七八糟的公司,没开公司,也不申请专利。
马景澄的硬件知识大多都是从他那儿学的。
每当看到他落寞的样子,马景澄眼泪总忍不住在眼眶打转。
马景澄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改变一切的能力。
拓跋剑生也是这样一个死板的人,如果马景澄不大力扶持支持,拓跋剑生或许能够搞出很好的东西,但是他这一生都不会那么快乐。
虽然研究让他很快乐,可研究成果要被别人拿走,谁心里能没有气呢!
对恶人,不留手,对于这种宝藏人才,绝对呵护到底。
拓跋剑生不太会说话,那是因为他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上了,这种专注,那些肤浅的人是不会理解的。
他不太会说话,并不代表他不优秀,并不代表他不如别人。
拓跋剑生也许不需要全世界的理解,但是他绝对需要一个人无条件的支持,对他说:“你只管往前走,其余的交给我!”
马景澄走进去之后。
拓跋剑生赶紧走过来:“你怎么来了?”
马景澄傻眼,果然,明明心里不是那个意思,话从他嘴里出来就变了味道。
这让马景澄有点担心了,如果将来找到一个不能理解他的女人,日子该怎么过啊,不是人人都有徐之那样好命的,看来还得给他物色个好媳妇儿才行,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没有一个好女人怎么行。
在马景澄看来,找媳妇等于选择一生的命运,等于选择家族的兴衰。
一个好的女人能够让整个家族变得兴旺,一个境界差的女人,只会让整个家庭鸡飞狗跳,让整个家族四分五裂。
女人自古以来,在所有大家氏族的眼中就极为重要,因为每个人都很清楚,如果一桩婚姻选不好,那不是两个人的事情,那是整个家族的灾难。
对于大家氏族来说,一个女子,可以没有才,但是不能没有德行,更不能没有格局。
没有才没关系,可找有才的教书先生来教孩子才,家里的事情也可以请人来做,但是德行和胸襟格局影响的是整个家族孩子内在的驱动,知识技能永远是外在的,精神内在才是最重要的。
家族的兴旺与在外打拼的人有关,同样离不开家里的女人,女人在一个家庭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凡徐之没有遇见裴夫人,他和街头的小混混也没有什么区别。
徐之需要一个贤内助,拓跋就更需要一个后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