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囚国矿产投资、物色一个比较好的商业中心、去脚盆寻找好的建筑公司、负责联络欧洲城市规划人员、招揽各领域的科学家、组织红港信息的搜寻、从外采购相关设备……
东方宋的任务并不轻松,其中还有一条限制比较大,他有着自己的看法:
“这些事情,需要很多人,为什么不能发布招聘广告,这样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事情?”
马景澄沉思了一会儿:“这个主要考虑到目前不适合扩张太大,如果一下子招来太多的人,而你又没有时间去管理,这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不过不重要的岗位还是可以发布告示的,这个只是提醒你一下。”
他在陶铃街招的人早已超出了他能够管理的范围,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有的他都不知道是谁,只知道各地的负责人,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马景澄希望东方宋能够主持大局,但不希望发展脱离了自己的控制,一旦情况到达资金不能支持的地步,后续的计划就会受到影响。
徐之这边事情也不少:继续招揽技术人员、将一部分人带到中州参与研究、协助中州建立编码研究小组、筹备攀州摄影棚、让人继续跟进盲盒用户、协调各州各地的手中艺术品出口……
他的问题可比东方家两个兄弟要多,且不说别的,就拿筹备攀州摄影棚这个工作来说,对他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上面写着要从国外进口先进设备,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还有手工艺术品,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处理起来也很麻烦。
马景澄看他那沉眉的样子,说道:
“很多事情你不用亲自去,让MEXE的人去找各个领域最厉害的人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慢慢来,比如摄影棚的事情就不着急,西游项目组,让杨导组织研发人员,这些工作不需要我们插手,他们是专业的,服化道亦或是其他道具,要告诉杨导,无论是从国内请人还是从国外请人,都无比追求最好追美,研究经费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的。”
“好的!”
徐之点点头,他也清楚,各行各业都有厉害的人物,那街头的补锅匠在补锅这件事上也是专业的,将别人擅长的事情交给他们就行,人们的责任心还是很强的。
裴文恵这边事情几乎就没有什么,即使有也脱离不了陶铃街菜园子。
她马上就要出国读书,陶彩要移交给菜园子其他人,她拿到的基本都是一些琐事的工作,比如在未来陶彩如何和红港联系起来。
实际上,还有很多工作滞留在马景澄的手里,他要亲自向相关人员移交,暂时就没给到徐之。
办公室里有一张比较宽的桌子,当回答了几人的问题之后,他拿出一张一米宽长两米左右的纸,在上面画了起来,一边画一边给四人讲解其他的一些东西,将所有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好让他们知道来龙去脉。
讲着讲着就天亮了。
早上吃完早餐之后,其余人都回去休息了。
马景澄走进张莘月的房间,将早餐给她放在桌子上,俯身问道:“感觉怎么样?”
“我没事!”张莘月动了动小脑袋。
当他出来之后,本想着去睡一觉,下面的人却告诉他,李宽已经到大门口了。
“好快啊!”
他耸耸肩:“看来今天没得睡了!”
李宽是攀州陶彩的负责人,尽管陶彩的资金已经不再打到彩虹路的账户上,而是打进了【饭来】的账户里,可这项规定是陶铃街和彩虹路私下签订的,其他人并不知道。
名义上,彩虹路还是攀州陶彩的负责人,上次陶彩项目是在攀州谈判的,现在到了甽州,攀州不来人说不过去。
马景澄本以为他们会在下午到达甽州,没想到李宽这么快就到了,不用想都能知道他是坐火车来的。
他只能打起精神跟着来人朝外面走去,当他看见那个风尘仆仆的青年男子时,笑着走过去,伸手:“坐火车来的吧?”
“不。”李宽伸出手,摇摇头:“坐船!”
“哦,船?”马景澄在想,朱江上游哪儿可以坐船。
李宽看向了拐角处。
马景澄顺着他眼光的方向看去:“那是?”
“我是和冷海洋女士一起从东海过来的!”李宽解释。
冷海洋,一个干练的女人,留着一头短发,眼神真诚,沉稳,没有丝毫东海人的居高临下,长相普通,但模样属于耐看型的,身高一米六,身材在当下算是非常可以的了。
“冷女士,您好,欢迎来到望路!”马景澄大大方方地伸出手。
冷海洋撩了一下头发,一笑,牙齿白而整齐,伸出手:“客气了!”
和李宽的厚实不同,冷海洋的手,细腻,不愧是东海人。
冷海洋给马景澄的感觉,不像是在事业部工作,倒像是在商界摸爬滚打的女强人。
马景澄笑道:“不知道冷海洋女士是否介意一起吃食堂?”
李宽也静静地看向冷海洋。
冷海洋客气地回复:“李先生都不介意食堂,我又怎么会介意呢?”
“请!”废话不多说,马景澄做出了一个动作。
冷海洋微微点头,提着袋子往前走。
李宽跟上,马景澄跟在后面。
前面的人将引导着冷海洋。
前几天就有过命令,要将食堂的隔间打扫干净,现在正好用得上。
东部地区的人吃得比较清淡,马景澄说了句:“我这位客人来自东海!”
食堂的负责人点了点头,然后走出去。
马景澄对食堂也要求很严格,他不在意别人平时在干什么,但是该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做好。
很多人会对马景澄的话感到疑惑,冷海洋就问了:“你这大老板对来自东海的人有什么优待吗?”
“冷女子见外了,叫我景澄就好!”
冷海洋:“景澄不同样见外,如果不见外的话,以后就叫我海洋吧!”
马景澄连忙摇头:“那怎么行,我看以后,不如就称呼您为海洋姐,如何?”
“尽凭你意!”冷海洋没有拘束。
“刚才景澄对帮手说我来自东海,可有什么讲究?”冷海洋真诚地看着马景澄。
“海洋姐说笑了,乡野小子,何谈讲究,我只是在告诉他,东海的人习惯清淡,饮食习惯和攀州不同!”
冷海洋点点头:“景澄这里的厨师是从攀州带过来的吗?”
“对。”马景澄双手摆动,“您知道,人要能够好好工作,吃也是很重要大的事情,人有众多欲望,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需求,需求之上就是享受,且不说民间有言,要留住一个人的心就要留住他的胃,古来多少人为吃得好耗费精力,也不说皇家宴席,就说那写《闲情偶寄》的李渔,就十分讲究吃。
一顿饭要吃得舒坦了,心情都会好一半,这个厨师知道红武每一个区域的人喜欢什么口味,给他说个地点,相信他会招待好我客人的胃的。”
冷海洋不断地点头,她对此早有耳闻,有的厨师从客人外在就能断定客人来自哪个区域,从而做出讨好客人的菜肴。
不过这可不简单,红武众多菜系,要满足来用餐客人的口味,没有高深的功底那是做不到的。
她只是没想到,马景澄竟然还在意这么细节的东西,这倒是让她对这个桌上强硬、私下平和的年轻人,有了别样的看法。
聊着聊着,穿着干净的一行人就端着各种食物走进来了隔间。
有些是冷海洋认识的:锅贴、生煎、豆腐脑等,还有不认识的。
马景澄说道:“海洋姐,尝尝看符不符合您的口味?”
冷海洋拿起勺子,首先舀了一勺摇摇欲坠的嫩豆腐脑,放到嘴边轻轻吹了吹,放入口中,顺滑的豆腐脑从喉咙滑入腹中,她不由地舒了一口气,味道留在舌尖,滚烫散发在整个胸腔,她未说话,连续地将一碗豆腐脑吃完,还意犹未尽。
她拿起桌上贴心准备的手帕擦了擦嘴,笑道:“好久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豆腐脑了,味道相比于东海,有过之而无不及,景澄捡到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