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三岔河镇。
这里是附近山民迁徙下来安置的一个镇,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自然两条河流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丁字型,所以这里叫三岔河。
三岔河周围虽然都是山区,但三岔河所属的相对平坦的河滩和比较平缓的山坡面积不小,能够耕种的土地面积大约有三十多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在这样的山区已经不算小了。
三十多平方公里,目前迁徙而来的山民大约有接近7000人。
按照每个人三亩地的分配面积,这里还有着大量的土地可以作为村庄将来人口增加的开荒地。
毕竟7千人分配完也不过就是2.1万亩而已,这里非常适合耕种的土地就差不多有4.5万亩,这还没有计算那些并不太适合耕种,但实际上依然可以开垦成为梯田等田地的土地。
三岔河镇是隶属于建昌城的,建昌也就是后来的西昌。
像是三岔河这样的乡镇在建昌城周围还有许多,而这里其实汉人也不少,整个建昌范围之内的汉人后裔大概也有二十万左右。
这些汉人最早的有从唐代就迁徙而来的,数量最多的是大明初期从江南和陕西之地迁徙而来的卫所士兵和家人,而明初时期迁徙而来的军人是要屯田的。
而他们也自称为屯堡人。
虽然现在大约有二十万汉人,但整个凉山的山民也差不多有三十多万接近四十万人。
相较于大部分汉人之前是居住在建昌城,以及附近的,而现在,这些汉人和山民之间有相当一部分在建明军的安置下开始混居了。
不过三岔河倒是一个纯粹的山民部落迁徙下来的,这是一个完整的土司所属的部落。
万木就是这个部落曾经的土司,万木原本叫瓦木,是罗罗人的语言,后来归属大明之后,他也给自己起了个汉人的姓氏就姓万,不都说汉人以万岁为祝福的意思吗?
半年前去成都府走了一趟之后,万木响应了建明先生的号召,搬迁到了成都居住,然后跟其他的一些土司一起成立了一个商行,做这个茶马生意。
而他们倒不经营马匹,而是用茶叶跟藏区的一些人兑换一些牦牛,用来增加四川一些山区的耕种工具,以及充当在高原运输物资的高原工具。
而万木这次路过这里的时候,确实是有些倒霉,路过建昌的时候,遭遇大雨,一行人都淋了雨,狼狈不堪。
这万木这才想起来自己之前的部落就迁徙到了这三岔河镇,所以他才过来,凭借着自己之前的土司身份,在这里受到个优待应该问题不大吧。
毕竟现在这天气虽然下雨,但因为已经进入了十一月底马上十二月了,温度已经很低了,如果不赶紧找个地方休息,这有可能都要生病感染风寒了。
这山区里面感染风寒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万木的商队人数不少,大约有个一百多号人,当前面的三岔河镇出现之后,万木立刻精神一震,大声开口道:“诸位,加快脚步,马上到地方了,到时候我找人给大家安排热水澡。”
“多谢东家!”众人立刻振奋了起来,赶忙大声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