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少帝初平三年
公元191年九月初一,护国太师马骥,亲率马步军三十万。谋臣数十员,上将数百员。出徐州向扬州寿春推进。
大汉境内众多诸侯听闻这个消息后,都感到十分震惊和诧异,一时间议论纷纷、喧嚣不已。
曹操见状,急忙召集手下一众文臣武将前来共同商讨对策。曹操说道:“护国太师此次出征,必定势如破竹,席卷扬州、益州、交州等地,从而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这时,刘晔站出来说道:“启禀主公,属下有三条计策,可以供主公参考,并决定采用哪一条。”
曹操问道:“不知道是哪三条计策呢?希望子扬能详细说明一下。”
刘晔轻抚着胡须笑着回答道:“第一条计策,就是协助袁绍对抗护国太师马骥。主公可以倾尽全州之力去援助袁绍,帮助他击败护国太师马骥。之后,我们便可以乘机进军徐州,进一步图谋青州。
第二条计策,则是帮助护国太师马骥消灭袁绍。主公可以出兵响应护国太师马骥,派遣精锐部队和勇猛将领,全力支持他完成统一大业。
而这第三条计策嘛……哈哈哈,那就是主公主动归顺护国太师,并完全将兖州的军事政务权力交给护国太师马骥。这样一来,主公就可以甘心充当他的得力助手了。
以上便是这三条计策,请主公深入思考后再做决断吧!”
曹操闻得此言,不禁放声大笑:“哈哈哈,子扬啊子扬,你这三条计策,其中深意我已然明了。第一条计策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万万行不通。
至于第三条计策虽然稳妥有余,但却与我心中所想背道而驰。同样也不可取。
倒是这第二条计策嘛,不疾不徐,恰到好处,而且我们还能借此机会谋取利益。如今天下局势明朗,护国太师一统天下之势已是板上钉钉。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我们先协助太师灭掉袁绍。然后再伺机而动,静观时局变化,诸位以为意下如何?”
“遵命!属下等人愿听从主公吩咐!”
一众文臣武将齐声应答。
“既然如此,各位听命。”曹操继续说道。
“属下(末将在)!”
“命令毛玠和曹真严加防守兖州,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派夏侯渊率领五千精锐骑兵作为我军的前锋部队。”
“夏侯惇带领三千士兵组成左翼军队,曹仁指挥三千兵马作为右翼军队。曹洪则统领五千士卒负责殿后。其他诸位将领跟随我一同镇守三万九千中军,即刻启程赶赴寿春,与护国太师马骥会盟。即日便出发!”
“属下(末将)谨遵主公之命!”众人纷纷跪地参拜,表示顺从。
孙坚接到太师马骥的军令后,心中激动不已,他深知此次出征责任重大,但也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一展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抱负。于是,他开始精心策划、调兵遣将。
首先,孙坚任命大将文聘为左路军统帅,带领三万步兵和骑兵。这些士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之师,他们身着鲜亮的铠甲,手持锋利的武器,旗帜飘扬,士气高昂。文聘本人更是智勇双全,威震敌胆,必将成为战场上的一支劲旅。
其次,副将黄盖被委以重任,统率右路军三万水兵。这支水军拥有数百艘战船,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战船上装备精良,水手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黄盖善于水战,经验丰富,他的指挥必将让敌人闻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