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党不好把张秀花供出来,这事得保密,于是就道,“托了人从外地弄来的。”
孙光明想细问,李建党的嘴却像是锯了嘴的葫芦,什么都不说。
这两人在聊被子的事情,刘淑君也和女儿聊被子的事情。
两人在里屋说私房话,李凤娇偷偷给亲妈二十块钱,她和男人的工资都是她管着。每个月给公婆十块钱伙食费。手头攒了不少钱。过年买东西,亲妈肯定不舍得吃,她就给亲妈钱当作体己钱。
然后母女俩就聊到被子的事情,因为刘淑君现在盖的就是新被子,她对女儿不差,还特地给女儿买了一床。
之所以没让大儿子送去城里,她担心大儿媳不高兴,因为去县城就得花钱坐公交车,车票不便宜,一趟就得好几毛钱。
春英哪都好,就是有点小心眼,要是吃亏,她能一辈子反复唠叨。
李凤娇得知被子只花了二十,眼睛瞪得溜圆,“这么便宜?怎么不多买点?”
“没那么多。一次运过来的,还是托了人情。”刘淑君总不能告诉女儿,每年孝敬她的钱都被她花光了吧?别的不说,家里的瓦房,建设的瓦房,她都添了点钱。
李凤娇又塞了二十块钱给亲妈,“下回再有这种好事,你还得想着点我们!”
“放心。你是我闺女,我不想着你,我想着谁。”刘淑君拿了个口袋用袋子套好。女儿给了钱,她也能对大儿媳有个交待。
相比大人的小心思,孩子们就单纯多了。
巧玲和卫国发现乡下人家过得不苦,与有才几个玩起来。
有才听到大队长家放炮仗,带领孩子们一窝蜂跑过去捡炮仗,可惜他还是来晚了,没捡到几颗。
倒是卫国从兜里掏了几颗,“我有!我奶给我买的。”
于是几个孩子在门口扔炮仗。
卫国这孩子大概想表现一下,没想到准头不好,炮仗把大队长家门口的玉米杆堆点着了。
这么多孩子聚集在门口,想逃也逃不掉。巧玲和卫国吓得两眼发直,一动不动。
大人见到有火,从堂屋冲出来,各自找工具抢救玉米杆。
玉米杆晒得很干,一点就着,大冬天,打水不方便,用水灭火不容易,能抢多少就多少。
玉米杆堆全部烧起来,火势冲天,周围村民们闻到烟味全都跑过来帮忙。
张秀花和许春英听到这边有火也跑过来救火。见孩子们没事,松了口气。
可是下一秒听到是卫国把玉米杆堆点燃的,许春英脸都绿了。
这孩子是不是缺心眼,玩炮仗居然扔向柴火堆。
尽管许多村民上前帮忙,玉米杆还是烧了一半。
李建党只能出面与大队长交涉,把自家玉米杆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