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看着天幕直咽口水,那些鲜艳多彩、色泽诱人的蘸料光是看着就让人感觉味道很美味。
再想想自己平常吃的饭菜,已经是整个秦朝最好的伙食了,可跟天幕上的一比简直是全方位被吊打。
真就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三国时期,
“芝麻酱?蒜末?辣椒油?”
曹操看着天幕上的这些蘸料看得一脸懵逼,这些个名词听都没听过。
但是天幕上的这些东西都很诱人啊,这对一位美食家来说是多么的残酷啊!
冷静下来后,曹操仔细想了想这个时代到底有没有上方天幕所说的这些蘸料。
“蒜末,蒜,葫蒜?!”
芝麻酱虽然没听过,但是曹操知道麻汁。
至于辣椒油,曹操想破脑袋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随后曹操连忙让手下人将这些调料拿来,同时打算今天晚上就吃火锅。
唐朝,李白看着天幕上的美食两眼放光。
虽说李白是一位大诗人,但是烹饪做饭也是他的绝活。
“如此美食,如若不能品鉴,也是人生一大遗憾啊。”
唐朝不同于秦朝,食材调料丰富了许多。
李白想了想,自己一个人独享美食有什么意思,不如拉上几个朋友一同享受美食。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哈哈哈!”
宋朝,
苏轼看着天幕上的美食,心情越发地好了起来。
他也是一个美食爱好者。
碰巧,此时的苏轼刚做完饭,还没开吃就看到了天幕上的内容。
“如此美食也是头一次见,只是不知,这与我所烹饪的肉相比,味道如何呢?”
苏轼看着摆放在桌子上的整整齐齐的麻将块猪肉,红得透亮,色如玛瑙,令人垂涎欲滴。
这是苏轼第一次烹饪猪肉,也不清楚味道如何,不过光是看着就知道味道肯定不会差。
苏轼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肉便送进嘴里。
“嗯?不错不错。”
肉质鲜嫩多汁,肥瘦相间,入口即化,软糯弹牙,回味无穷。
随即又拿起一杯酒喝下,当即露出了十分满意的笑容。
“火锅虽好,但是我的猪肉也不差,一肴半醉时,煖独自夸妙!”
苏轼烹饪猪肉,不仅是因为嘴馋,更是因为他没钱,为了节省花销只能选择不太流行的猪肉。
不过现在看来倒是有了额外的收获。
清朝,雍正帝看着天幕瞬间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
火锅这东西虽然说很早就有了,但是到了明清两代火锅才算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