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苗将军平身,将吴国消息一一道来。”
邓芝将昨日汇报给陛下的情况,在朝堂之上又说了一遍。
最后还不忘表明“自己已经越阶答应孙权出兵”的意思。
众人将整个情况详细了解之后,终于还是压不住心中疑惑,相互讨论起来。
“真是多事之秋啊,丞相走了不到一年,咱们蜀中光是大战就两次。
平叛剿匪就不说了,那是为了稳定后方。
前些日为了一个小小氐王,陛下甚至派出仅有的一支西凉铁骑参战。
今次东吴又来邀请伐魏,不知陛下又当如何处置……”
“昔日丞相北伐之时,数次相邀,孙权无不响应。
如今形势反转,换做东吴前来邀请吾等伐魏。
此时虽不宜大动干戈,但于情于理,又都不能驳了孙权面子。
要我说啊,陛下随便派支偏师过去壮壮声势就好,没必要精锐尽出。”
“要说起来,既然出兵之事不可避免,倒不如趁机推荐身边有才能之人前去历练。
反正也是辅助东吴牵制魏军,想必也不会有多大风险,正合适历练。”
李世民仔细分辨堂下众人心意,发现大多数人对于是否出兵倒是无所谓。
大家最担心的还是此番出兵能否顺便为自己派系历练人才。
按惯例等众人讨论基本停止,李世民轻轻敲下龙案,正色道:
“此番东吴相邀,朕实在找不到合适理由拒绝。
想必诸公也想到此一节了,毕竟东吴数次配合在前,不论其真意如何,最少是应约举兵了。
就是否出兵一事,诸公还有异意否?”
堂下诸公皆沉默。
许久,不见出列发话之人,李世民点头道:
“那就是大家都赞成出兵声援东吴。
既然出兵,那出兵多少,何人为帅又遣何人随军,这一系列问题也当诸公共同商讨。
就以上问题而言,诸公有何看法?”
蒋琬见陛下先发问,而不是如之前那般先把计划拿出来,再让大家商议,知道陛下一定有什么目的。
此时大多数人与蒋琬想法差不多,都觉得陛下不为众人设限,直接让大家先发表意见,绝对不简单。
这一迟疑,朝堂之上登时一片沉寂,众人皆默默思虑不敢率先发话。
正当此时,吴懿见众人沉默,怕陛下尴尬,只好硬着头皮出列。
“陛下,臣有事奏!”
李世民见吴懿一脸尴尬之象,目光不住在殿内扫来扫去,想到吴懿应当是怕冷场,无奈出列。
“吴将军,有何想法但说无妨,即使未有成型之想法,先把讨论的方向定下也可。”
吴懿闻言,不由一愣。
陛下前半句话算是套话,就是不管自己说什么,都暂时恕自己无罪。
但这后半句话,似乎有所指啊。
“未成型之想法”“讨论方向”,陛下这么说什么要暗示自己什么?
吴懿正踌躇间,蒋琬却早已将陛下言外之意参透。
但碍于吴懿还未发言表态,自己不好直接出列打断,蒋琬不由焦急起来。
吴懿在武将班列第二位,第一位乃魏延之位,魏延不在朝中时则空出第一位。
对过与吴懿对应的正好是蒋琬,蒋琬录尚书令事,实际上就是文官之首,又有大将军职位,两位相加算百官之首。
只不过丞相诸葛亮已经离世,丞相位空缺,文官首位也是虚设的。
情急之下,蒋琬顾不得形象,对着站在自己平行位置大殿正中的吴懿不住使眼色。
吴懿思虑间偶然看到蒋琬有异动,下意识转头看了蒋琬一眼。
此时蒋琬正给自己比嘴型。
吴懿仔细分辨,这才看出蒋琬嘴型比画的是“新政”二字!
“哦!”吴懿恍然大悟。
心道,今番定然令陛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