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海边上有一个渔村,渔村里住着一个姓李的老渔夫和他的儿子小李。老渔夫勤劳朴实,打鱼的本领高强,在渔村里享有很高的声望。小李呢,也继承了他父亲的勤劳和善良,而且从小就跟着父亲出海打鱼,锻炼出了一身好本领。老渔夫常常对小李说:“孩子啊,你记着,海上无风三尺浪,你要多历练历练,把打鱼的本领学好,将来才能自立门户,养活自己啊!”
小李把父亲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上,跟着父亲起早贪黑地打鱼,练出了一身好水性,在风浪里能像鱼儿一样游来游去。老渔夫看着儿子一天天成长起来,心里非常高兴,就把自己使的那张网传给了小李。这是一张神奇的网,网纲是龙筋做的,网坠是珍珠做的,网眼能随大随小,不管什么样的鱼都逃不出这张网去。老渔夫又把自己使的那只打鱼船也交给了小李,告诉他这只船也是一件宝物,船头能避风,船舱能避雨,只要进了这只船,再大的风浪也不怕了。
有了这张网和这只船,小李打鱼的本领更大了。每次出海,他总是能打到满满一网鱼回来,渔村里的人都很羡慕他。
这一天,老渔夫病倒在床上了,他知道自己在人世上的日子不多了,就把小李叫到身边,对他说:“孩子啊,你记着,咱们渔家人出海打鱼,靠的就是网和船,有了这两样宝物,才能保住性命,养活自己。我死以后,你要照旧每天出海打鱼,千万不能贪懒啊!”
小李含着眼泪答应了父亲。老渔夫又挣扎着坐起来,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小红包袱,一层层打开来,里面包着一本薄薄的书。他抖抖索索地把书打开来,指着上面的一段话,对小李说:“孩子啊,这本《海道经》是你老爷爷留下的,上面记着各样海鱼的出没地方和打鱼的方法,你可要好好地看看,记住啊!”
小李接过书来一看,只见上面画着许多奇怪的鱼,写着各种各样的字,有的字他还不认识呢。他知道这本书的分量很重,就郑重地点点头,对父亲说:“爹爹,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地看,记住了,出海打鱼,多打鱼,打大鱼!”
老渔夫拉过小李的手,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里,说:“好孩子,你记住了就好。我死以后,你就把这本书供在祖宗的牌位上,逢年过节,上香摆供的时候,你就把它拿出来看看,念念,这样,你就能记住书了,也能保佑咱家平平安安的!”
老渔夫说到这里,就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了。
小李看着父亲安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就知道他已经死了。他悲痛地哭了一场,把父亲葬在了海边的沙滩上。埋葬了父亲以后,小李就遵照父亲的遗嘱,把《海道经》供在了祖宗的牌位上,每天早晚都捻着香,恭恭敬敬地对着书本磕头。
就这样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小李把《海道经》从头至尾念了三遍,背了三遍,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他看看父亲留下的那张网和那只船,心想:现在,我出海打鱼的本领都学会了,应该到深海里去打大鱼了。
这一天,他带了干粮和水,驾起那只打鱼船,扯起那张大网,就向深海里驶去。
船在海上走了三天三夜,水面上连一条小鱼也没有。小李看着空荡荡的网,心想:这样的地方怎么会有鱼呢?他忍不住打开《海道经》,根据上面的图画和说明,找了一个鱼群出没的地方,把船驶了过去。
他在这里撒了一网,只听“哗啦”一声响,网里网住了一个黑糊糊、圆溜溜的东西。小李用力把网拉上船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大乌龟,长着又厚又硬的龟壳,四条腿粗得就像四根大木桩,脑袋伸得长长的,正瞪着一对绿豆眼,恶狠狠地看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