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孩子叫李得贤,父母双亡,和七十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家里穷,七岁的小李还没上学。看着和自己一般大的孩子都背着书包上学堂,小李心里直发痒。他多次跟奶奶说要上学,但奶奶总是抚摸着他的头,叹着气说:“孩子,咱家穷,上不起学呀!等奶奶攒够了钱再让你去上学吧!”
一天,小李对奶奶说:“奶奶,我想了个办法,不上学也能识字。”
“啥办法?”奶奶问。
“我每天去学堂窗外听课,把老师讲的课都记在心里,放学后,我趁同学们不注意,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悄悄地抄下来。这样,不花一分钱,我就能学到知识了。”小李说。
奶奶听了很心疼,一把搂住小李,流下了眼泪。
从那天起,小李每天都去学堂窗外听课,放学后,他再悄悄地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抄下来。回到家里,小李就在破旧的墙壁上认字、写字。一年过去了,小李认识了很多字,还会写不少字呢!
一天,小李正在家里写字,奶奶走了过来,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的字写得这么好了,别让手给磨坏了,奶奶给你做个笔套吧!”
“谢谢奶奶!”小李高兴地说。
第二天,奶奶用一块白布缝制了一个小笔套,小李把它套在手指上,又写起了字。
又一天,小李正在写字,奶奶提着一篮鸡蛋走了进来:“孩子,咱家的鸡下蛋了,奶奶给你煮几个吃,吃完了,好写字。”
“谢谢奶奶!”小李把鸡蛋放在桌上,又写起了字。
写了一会儿,他感到有点饿了,就拿起一个鸡蛋刚要吃,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阵哭声。他仔细一听,是一个小女孩的哭声。他放下鸡蛋,走出屋子一看,只见一个八九岁的女孩站在门外,正捂着眼睛“呜呜”地哭呢!
小李走上前去问:“你是谁呀?为啥站在我家门口哭?”
女孩停止了哭泣,说:“我叫小花,俺爹俺娘都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家里穷,没钱交学费,奶奶不让我上学。刚才,我路过学堂,看见同学们背着书包上学去,我羡慕得不得了,就站在学堂的窗外听课。没想到被老师发现了,他批评了我,还把我赶走了。我越想越伤心,就站在你家门口哭了起来。”
小李看看小花,觉得她的命运和自己差不多,就安慰她说:“别哭了,要不,你和我一起去学堂听课吧!”
“可以吗?”小花瞪大了眼睛问。
“可以的。”小李肯定地说。
“谢谢你!”小花擦干眼泪,和小李一起向学堂走去。
从此,学堂的窗外又多了一个听课的女孩。每天放学后,小李和小花一起悄悄地抄下黑板上老师写的字,然后回家去练习。有不认识的字,小李就教小花;有不会写的字,小花就向小李请教。就这样,他们的学问一天比一天长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