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的雨季非常频繁。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已经酝酿了许久。
当它突然发作的时候,豆粒大的雨滴便扯成了一条白茫茫的雨线,狠狠砸落在了大地上。
山间水气弥漫,地面乱流纵横,很快就变成了浊浪滚滚的一道山洪。
山道变成了河道。
正在山间古道上行走的宋军,在暴雨刚下时,便已迅速避往两侧的密林。
他们借着密林的掩护,搭起了简易的遮雨帐蓬。
昏沉沉的天空中,不时便划过一道狰狞紫蛇般的闪电,继之便是令大地震颤的雷鸣声。
杨沅所在的位置自然是最好的,他甚至不用搭建帐蓬。
因为,前哨的疯魔军团给他找到了一处宽敞的石窟。
篝火点起,在初时潮湿产生的烟气散去后,大火熊熊,石窟中的气温便迅速升了起来。
此时还是午后将近傍晚的时候,只不过因为暴雨的缘故,天气提前暗了下来。
晚饭时间还没到,山间行军辛苦,因此宽去被雨水打湿的衣服之后,杨沅便钻进了睡袋。
他本想小憩片刻,只是刚合上眼,青棠和阿蛮便各自只穿着小衣,挤进了他的睡袋。
一起小憩也不是不行,杨沅一手搂着一个。
有了两个小丫头富有青春活力的身子依偎着,睡袋中迅速就暖和起来。
只是,青棠和阿蛮都是精力旺盛的年纪,又是调皮活泼的性子,哪肯乖乖地睡觉。
没一会儿功夫,两人就开始搔扰杨沅了。
时而颊上被轻轻一吻,时而有秀发轻搔过鼻端。
再过一会儿,青棠的小手愈发地不老实。
好胜的阿蛮见状,干脆就往睡袋深处钻去。
“别闹!”
杨沅又好笑又无奈,把阿蛮抓了出来。
“一会儿就要用晚餐了,怎么这般胡闹,乖乖休息一会儿。”
杨沅拍了拍阿蛮的小屁股,宠溺地说了一句。
阿蛮嘟了嘟嘴儿,娇憨地揽住了杨沅的脖子。
另一侧的青棠不甘示弱。
于是,杨沅的脖子就被四条胳膊揽住,两条大腿从两侧搭上了他的肚子。
“叔爷,有重大发现!”
石窟外,忽然传来杨寿一声大喊。
然后脚步声就嚓嚓而入。
刷地一下,青棠和阿蛮就不见了。
两个小丫头往下一钻,紧贴着杨沅,一眼看去,就只有杨沅一个人躺在睡袋中了。
“小寿,有什么发现?”
杨沅非常的淡定。
杨寿也没发现什么,更没奇怪杨沅为何那么平静地躺在睡袋里。
他递过了一样东西,那东西水淋淋的,还沾着草叶草茎。
篝火下看的很清楚,那是一顶帽子,一顶样式比较古怪的白毡帽。
“这是……”
“金军的军帽啊!”
杨寿大声道:“在山道上发现的,山道变成了河,洪水滔滔,这顶帽子卷到了边儿上,被小树勾住了,我发现的,嘿嘿。”
“竟有此事!”
杨沅“嗖”地一下,跟拔萝卜似的,直挺挺地从睡袋中窜了出来。
好在面对的是一根筋的杨寿,一点也没好奇杨沅出被窝的姿势为何如此古怪。
杨沅穿着小衣,接过那顶白毡帽,快步走到篝火旁检视。
“小寿,山洪是从秦州方向流向这边的吧?”
“嗯,那边地势高些。”
杨沅握紧了手中的白毡帽。
他已经可以想象究竟发生什么了。
秦州方向,应该正有一支金军沿着山间古道向这边赶来,想要包抄大散关的后路。
由于暴雨山洪,金军紧急撤向两岸避雨避洪水。
一位金军小校的帽子,不慎被风雨吹落到洪流中,然后冲到这里,被路边灌木树枝钩住。
斥候的侦察范围,一般是五到十公里。山地或水网密集地区,一般就是下限,五公里。
而适合驰马的平原,一般侦察的极限距离是二十到三十公里。
当然,如果是茫茫大草原,那侦察范围甚至有可能扩大到八十公里。
这里是秦川中的一条山间古道,是从秦州穿插过来,绕向大散关后方的唯一通道。
山路崎岖,蜿蜒曲折,杨沅军中的侦察范围只有七八公里。
这顶军帽看起来还很新,不是被抛掉多年的旧军帽。
所以,秦州金军果然想重施故技,抄我后路,他们就在前方?
“杨寿!”
“末将在!”
杨寿一听杨沅唤他大名,就知道是要谈重要公事了,因此一个肃立挺胸,大声应道。
“疯魔军团马上休息,安营扎寨事宜,由甘泉的火器营接手。疯魔军提前放饭。”
杨沅道:“不管暴雨停不停歇,饭后三刻钟,疯魔军团沿两侧山峦向前潜行,接敌袭杀!”
“末将遵命!”
杨寿兴冲冲领命而去。
一听有仗要打,三军顿时兴奋起来。
大宋军制改革之后,杨沅在此基础上,又对他麾下各军团进行了更细致的设定。
以军队来说,就有战功和军功两种。
功绩是直接能够变现为物质奖励和军职升迁的。
战功自然是指打仗杀敌所取得的功劳,它也自有一套详细的考核标准。
比如割一耳计功、以战斗胜败集体记功等等。
而军功,则是很多辅助方向的功勋。
比如书记官、辕门官、参议官,亦或后勤辎重兵等,他们极少有机会参与一线战斗。
所以,他们很难取得战功。
如果没有相应的军功考核,那就只能在全军打了大胜仗的时候,分到些犒赏和资历。
这会严重打消这些将士的战斗热情。
有了专为他们而设的“军功”,那就不一样了。
他们可以通过本职活动,直接获得战绩考核功军、战斗资历功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