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可能会遭到他们的反扑。他们也将是我们之后的主要敌人。”
刘秀:“最后就是一些谜团了。我认为我们在平行2104年的经历很重要。”
“那后面发生了什么?而且,有件事情一直让我怎么都想不通。”
“041为什么要把我们传送到过去,还是在他明知道过去的自己会被打败的情况下?”
王莽和李世民都走上台。王莽解释科学,李世民解释当时的各种细节。
李世民:“这是当时的所有情况了。可能虽然041撤了,但还有别的东西干扰了那里。”
“26世纪那边调整了战略,我们这边也得有相应的改变。”
苻坚:“确实,这几天经过讨论,我们暂时不需要出外探索。”
“我们更没有必要乘胜追击攻打他们,因为这样他们的内斗就停止了。”
“所以还不如坐山观虎斗,先消耗他们一段时间。”
“工程组继续囤积武器。26世纪那边也在研究恢复装置量产的办法。”
但有一个未解之谜始终没有解决,敌人为什么转而将目标放在了本空间上。
刘秀:“另外就是空间内部的事了。”
“最近的事情很多,所以我们就把统筹皇帝换届延后五天,在空间时755年进行交接。”
王莽心想,755年,这个时间……
散会后,武则天是第一个离开的。
而曹操已经坐不住了,他刚要站起来,旁边就传来了李治的声音。
“魏武帝,您想去哪啊?”
曹操:“我去散步。不对,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啊。”
“呵呵,你最好是。”
孙权和刘备也在附近,刘备直接就凑了过去。
“哎呀,老曹,你怎么能难为这位后辈呢。”
曹操:“难为?什么难为。那几天他们吵得天昏地暗,已经人尽皆知了。”
李治当然明白曹操话中的含义。
你们两人都没有感情了,那我从中介入好像也没什么。
李治知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滋味了,他现在没有办法反驳。
刘备决定站在李治的那一边,“那你不还是得看那位的意见吗?”
“空间的规则在此,你不能强来。”
“这我当然明白。”
孙权在远处冷眼旁观,他用意识通讯与其他人通话。
“关于破坏他们感情的事,我们其实不用做很多。”
另一边,武则天直奔机房而去。她打开机器,然后与皇后那边联络。
她比较喜欢那些强势有能力的皇太后,比如吕雉、冯太后。
有的时候她们不在,自己就联系一些其他的才女。
贾南风其实也可以。有一次,武则天看曹操堵在机房外面,就故意联系了她。
效果很好,曹操直接就跑了。
李治:“唉,她占用时间那么长,难道就没人阻止她吗?”
元宏:“呵呵,还真没有。”
曹丕:“战争结束了,我们没有拦着她正常通讯的理由。”
“而且,你们老李家都管不了她,我们就能管了?”
这天下午,李治三个人就站在机房外面唠嗑。
元宏:“说正事吧,我们这次是邀请你加入后勤组和史书编撰组的。”
“我们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之前因为战争耽误了。”
李治同意了他们的邀请。
对元宏来说,这样能将他们和李氏绑得更紧。
不过,这一切是孙权在暗中推动的。让李治加入其中,自己的操作空间就更大了。
孙权知道李世民可能已经确认他的身份了,所以他现在根本没出场。
这样,也许李世民只会把这件事当作一般的工作调动。
不过说来奇怪,他现在好像放松了对我们的紧逼。
宇文邕:“应该是统筹之争吧。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
刘义隆:“不,其实,这件事与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关系了。”
“这几天内就要开始了,我们到时会看到‘神仙打架’。”
……
人间,李隆基逐渐猜忌太子李瑛,武惠妃也趁机挑拨,想让李隆基改立自己的儿子。
宰相张九龄极力劝阻,才让李隆基打消了废太子的想法。
但这时,李林甫打破了这个局面。
李林甫是唐朝宗室,他在宇文融的推荐下步步高升。
他也擅长揣摩人心,巴结高枝,最终当上了宰相。
“我太想进步了。”
736年,李隆基和张九龄对牛仙客的任用产生分歧,李林甫果断站队皇帝。
最终张九龄被外放,武惠妃和李林甫没了任何威胁。
737年,武惠妃谎称宫中有盗贼,让太子率兵入宫,然后反手诬陷太子造反。
李隆基将太子三兄弟废杀。
武惠妃在当年病死,被追封为皇后。
她的儿子李琩没有得偿所愿,李隆基比较看重李玙。
虽然李林甫不断使绊子,但在太监高力士的建议下,李隆基下定了决心。
738年,李玙(李亨)被立为太子。
唐朝的吏治开始崩坏了,但任何政策都有滞后性,靠前期的工作,盛世局面依然可以维持。
唐朝的太监掌权从这时出现了苗头。
李世民:“唉,进入晚年就开始昏聩了。”
苻坚:“其实也没什么,父子猜忌这种事经常有。”
此时在大多皇帝的眼中,李隆基开创的盛世史无前例,现在昏一点也没什么。
总不至于像萧衍一样,直接导致国破家亡了吧。
同样的事情,怎么能发生第二次呢?
萧衍:“世间万事,皆有命数。这得看他活多久……”
回到正题,再加上之前决战中李世民的表现,李家的声望达到了巅峰。
李治、武则天、曹操的关系被当成了八卦到处传开了。
李显和李旦劝过李治很多次,李治还是不肯低头。
李世民才懒得管这些。这只是单纯的情感问题而已,也不会影响到大局。
他在乎的是感染者集团。战争之后,自己和对面都在互相观察,没有动作。
王莽有自己的理想,但他还是进入了感染者阵营。
如此说来,他就不是被强行拉进去的了,更像是主动进入了其中。
因此,他一开始的推理出现了错误。
初始感染者并不是孙权和司马懿,而是孙权和王莽。
司马懿是在之后入局的,应该晚于司马绍,不可能早于统筹之争Ⅰ。
如此说来,感染者集团就不是单纯的利益集团了。因此,他们没有在此前的重压下分崩。
现在的推理全对了。
那么,接下来要确定他们的理想是否与自己的一致,或者有多大的差别。
到时候,自己再决定是想办法求同存异,还是更坚定地消灭他们。
总归,在统筹之争的同时,自己要做的就是这么多。
此时,武则天、李治、曹操还没意识到,他们已经进入了争议的焦点。
这是因为感染者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那天大会后李治、曹操和刘备的争论传到了她的耳中。
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为了恶心李治,自己可以假意答应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