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有一天能在前线的战场上看到你。
“正在传送中……成功,已进入超空间。”
耳机中传出了武则天的声音,她正在描绘那里的情况,让王莽接着指导。
李治依然喘着气,“王莽,你能把设备交给我吗?”
武则天好像听到了,她切断了通讯,此后再也没有打开过。
李治的脸色沉了下去,“切,这个老太婆。李旦,还愣着干嘛?跟我回去!”
机房中,李世民似乎早有预料地坐在那,见李治李旦传送回来,就说道:
“行了,大唐不安稳,最近事依然很多,接着加班吧。”
李治:“父亲,您空闲时能教我习武吗?”
“知道进取了?这个当然可以。”
李旦走到了机房外面,沉重地叹了口气。
怎么还是错过了?这都什么事啊。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感情破裂,这些事为什么总是发生在我们李家人的身上?
政治,政治!就是因为这个东西,我们永远都不会幸福。
但怎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事呢?自己根本就没有这个水平。
多希望空间中有一支完全清白的势力,能够彻底解决这一切啊!
十二小时后,接应点。
陈胜:“热烈欢迎啊,这位后辈。这样我们的力量就更强了。”
武则天:“所以,你们真的毫不在意?”
473号:“当然了,你不过是一位古人和女皇帝而已。”
“我们这边有AI,有量子计算机,还有……”
陈胜:“言归正传,其实你的选择很多。”
“义军、超空间计划、系统工程等等,这些都可以。”
“当然,你肯定得再学习一段时间。你的驾驶技术就不太行,一看就是速成的。”
吴广:“战场可是很危险的,你确定?”
“我确定。”
这边的人很活跃,而且完全把她当成了一名普通同志看待,真是太好了。
虽然他们热烈欢迎,但其实心里也在担忧。
海王星站点的陆鹏飞观测到了很多星体的运行轨迹出现了微小偏差。
这说明时间线再次出现了变动。041可能就隐藏在离本部不远的地方。
敌人的目的不明,而且来势汹汹。
千万不能再有人员牺牲了。
……
人间,李亨识人不明,还重用太监李辅国、鱼朝恩等人,朝廷变得乌烟瘴气。
邺城战败后,在鱼朝恩的挑拨下,郭子仪受到猜忌,调回中央雪藏,李光弼接替了他。
之后,李辅国的权势越来越大,竟然想要对太上皇李隆基动手。
760年7月,李隆基被迁到太极宫,身边侍从被遣散。高力士被流放,陈玄礼免官。
大功臣颜真卿因为同情李隆基被流放到蓬州。
这一切或许受到了李亨默许。
战场,李光弼决定守在河南按兵不动。
759年9月,史思明率军南下。李光弼将洛阳搬空,故意留给敌军,然后在河阳开战。
同时,康楚元、张嘉延也在襄州造反,然后拿下了荆州,建国“南楚”。
河阳之战非常激烈,官军惨胜,成功扭转了劣势。
朝廷可以放心解决南方了,康张二人的叛乱很快被平定。
之后,唐军和叛军陷入相持,到761年4月,唐军打出了多场小规模的胜仗。
史思明虽然拿下洛阳,但也不能继续向西和东南发展。
虽然河北河南比较安静,但江南又出事了。
淮西节度副使李铣性格残暴,遭人怨恨,最终被处死。他的死牵连到了同僚刘展。
邢延恩设计先夺刘展兵权再对他动手,但反被刘展识破。
刘展在江南发动叛乱,攻陷了多个州郡。
田神功本在河南防备史思明,他在接到李亨的诏令前就主动南下平叛。
761年初,刘展叛乱被平定,但田神功等人一边平叛一边大肆劫掠,江南生灵涂炭。
河南前线,仆固怀恩与李光弼不和。而鱼朝恩又上奏催促李光弼主动进攻。
仆固怀恩便顺水推舟,上书支持鱼朝恩,想让李光弼成为哥舒翰2.0。
专家仆固怀恩的上书很有说服力,李亨就强令李光弼出兵。
果然大败,河阳多地被拿下。
但第三对模范父子终于出现了。史思明偏爱幼子史朝清,不喜欢史朝义。
他故意安排史朝义走险路,希望他战死,甚至要对他军法处置。
史朝义因此发动兵变,史思明、史朝清都被杀害。
史思明其实很能打,但就这样横死了。
史朝义接管了叛军,但声望不足,叛军内部已经各自为营。
到762年5月,史朝义虽然多次出击试图打开局面,但皆失败了。
辽东平卢军,将士自行拥立了新的节度使,然后才上奏朝廷,李亨只能同意。
这是军中将领自行废立节度使的开端。
刘展叛乱、田神功“平叛”、仆固怀恩与李光弼不和,唐朝对军头的管控愈发失控。
……
时隔46天,空间中终于有新皇帝到来了。
当前时间:公元762年5月
当前皇帝:唐朝第7任皇帝:唐玄宗李隆基(685—762)
李世民:“那小子终于来了。行,我们都过去好好欢迎欢迎。”
李隆基简直就是萧衍的加强版,这样独特的皇帝实在是太罕见了。
所以不只是李家人,大多数皇帝全都在往那边赶。
王莽:“唉,你们别着急啊。先等一会,还有个惊喜。”
大约50分钟后,又一个皇帝过来了。
当前皇帝:唐朝第8任皇帝:唐肃宗李亨(711—762)
这两位皇帝的死亡时间只差了13天。
接着说,江南刘展之乱虽然被平定,但后患无穷。
朝廷觉得江南就算被抢了,也一定比其他地方富裕,而且这个财政主要来源不能废弃。
所以依然加重税,江淮陷入了危机,地方矛盾重重。
河东节度使发生内乱,救火大队长郭子仪走马上任前去平叛。
朝堂上,李隆基病逝后,李亨也接近了生命的尽头。
目前朝中有三股势力,张皇后、太子李豫和太监李辅国及程元振。
张皇后想唆使另外两方火并,自己坐收渔翁之利,但李豫没有上当。
张皇后就想另立李系来干掉另外两方。
李豫立刻联合太监李辅国等人发动兵变,从而顺利登基。
李豫是唐朝第9任皇帝,也是第一个长子即位和被太监拥立的皇帝。
嬴政:“皇帝进来的频率好久没这样频繁了。”
李隆基和李亨一起被带到祖宗的面前,然后开始走流程。
李世民一边拿着报告一边审讯。
“李亨,叛乱平定不了是有原因的,这个你自己好好反思。”
“唉,大唐都成这样子了,各地起火,朝堂也不安宁。谁开的宦官干政的头啊?”
李亨不由自主地看向父亲李隆基。
李隆基:“对啊,是谁啊?李辅国、程元振都是谁啊?”
李世民的火噌的一下就上来了。
“到现在还敢推卸责任?我现在没功夫听你们互相推诿!”
“能力不行,可以。决策错误,也可以。很多事情确实是身不由己。”
“但我的底线是主观上不能败家!”
“说的就是你,李隆基!”
李亨顿时松了口气,看来自己的惩罚应该不会重了。
但李隆基不一样,他将成为空间中除类人生物外第一个不服祖宗的皇帝。
此刻,他已经酝酿好了一整套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