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秦国使臣,竟然是早起在树林里遇到的那个少年。 姜凝心里顿时明白了过来,怪不得他那么大的口气。原来是秦国使臣。不过,秦国为何会派一个看上去只比他大一点的少年过来,又为何他会独自一人出现在树林之中,旁边竟无一人护卫呢? 少年和姜凝对视片刻。姜国公的话打断了两人各自的思考;“想必,阁下就是秦国上卿甘罗?” 姜凝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虽然她是女儿家,平时对天下大事并不怎么关心。可是这位甘罗先生的大名,她还是有所耳闻的。前不久,他帮助秦国在各国取得城池宝物的事迹已将传遍了七国。连聋子也要知道一二分。 少年倒是收起了面对自己时候的冷酷,十分恭敬的对祖父回礼;“国公过奖,还网国公不要责怪甘罗叨扰府上。” “阁下愿意来我府上小住,是我姜府上下之幸,何来叨扰之说。这是鄙人的孙女姜凝。凝儿,给甘罗大人行礼。” 姜凝又想起来上午的不愉快。可当祖父略带责问的目光看过来时,她还是低头行礼道;“参见甘罗大人。” “姜小姐请起。”甘罗回答的倒是流畅利索,丝毫听不出任何不快。 姜凝心里翻了数个白眼,扶了一下头顶的发冠,极不方便的站起身来。却发现甘罗正在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自己。姜凝不服气的跟他对视片刻,就被姜国公吩咐带下去了。走到房间之前,她回头看了一眼,他正在跟祖父并排行走,看起来相谈甚欢的样子。 时辰已到晚间,下人来传去正厅用晚饭。姜凝换了衣服,只带着小圆去了。才到屋内,发现那位甘罗大人早已占了平时韩非的位置,安然的坐在了首席上。她心里有点生气,只能在旁边坐了。 姜凝入席之后,菜肴也都端了上来,除了姜家大厨平时最擅长的莼菜鲈鱼脍,还有白扒广肚,炸紫苏肉。芙蓉菜心。牡丹冰果等等将近十余个不同的菜品。都是平时重要场合的宴席才会端出来的。 姜凝由小圆服侍着吃了几口菜,转过头去看坐在离她有点远的祖父。刚想开口问他为什么不叫韩非来。却正对上他警告的眼神。姜凝瞬间闭了嘴,不再多说什么,埋头认真的吃菜了。 甘罗和姜国公说了几句话,目光往姜凝那边投了过去。虽然上午在树林里见到的时候,便度她相貌不俗,却不曾想到竟是韩国贵族姜国公的孙女。刚刚看见她一身华服金冠迎接自己,倒有些吃惊了。 他又重新打量起姜凝来。她换下了水红色华服,也摘下了头上的金冠。此时只穿着浅蓝色的家常长裙。发髻未曾更换。头上只戴了两朵浅紫色木槿花,一只玉质五色蝴蝶步摇。短小的银质坠子垂在披下来的头发上。她的眼睛很大,眼角微微上挑。看上去很有灵气。 此时的姜凝,全然没了树林里面的颐指气使,倒是变了更加乖觉有理起来。不知道是不是畏惧不怒自威的祖父的缘故。 姜凝埋头吃了几口菜,听到甘罗和祖父说话的声音。她也偷偷抬起头来,打量着离自己不远的人。 他换上了紫色华服。似乎略有些不合身。在明亮的灯光之下,衣领周围是两根很长的金质丝带。虽然材质华贵,但只有衣袖附近绣着暗暗云纹。他的头发绾了起来,束着水玉发冠。他的嗓音带着少年时期特有的几丝沙哑和低沉。他的皮肤很白皙,幽深的瞳孔中带着克制和敏锐。 “姜家果然不愧是韩国望族。这菜肴的精细程度,竟比我那里强上十倍。” “甘罗大人过奖了。敢问大人,此次来我韩国,可有什么要事?” 甘罗笑了笑;“也没什么要紧事。只是叔父叫我过来,说是韩国夏日风景极佳,叫我来欣赏。”他口中的叔父,大概就是秦国那位叱咤风云的丞相吕不韦了。姜凝心里默默地想道。 姜国公继续道;“前日秦国那位名叫李斯的使臣刚到。大人也就赶来了。还真是重视我韩国。秦国这份情谊。我们自当铭记在心。” “倒不是为了这话,只是,我秦国使臣前几日在韩国境内死于非命。王上闻此消息,大为震惊。所以不得不小心行事一二分。以防有人居心叵测的人在有意暗害。破坏两国的情谊。” “秦国使臣死于意外之事,老夫听了也大为震惊。只是有些事情,并非是我们都能意料的到的。九公子韩非,担任司寇要职。相信不日便可查出真相,绝不会让秦国使臣白白含冤。” “既然如此,那就请九公子多多辛苦了。我也会找个时机,像这位公子韩非,讨教一二。” 姜凝抬起头来,甘罗正在用微微试探的眼光看着祖父,姜国公却依旧脸色如常的喝酒,嘴角带着些许笑意。 “大人有又此心,来日,老夫定当为大人引荐。” “如此,便有劳大人了。” 晚宴之后还有歌舞。姜凝不喜欢看,早早就退了回去。听其他的仆人说,那位使臣甘罗竟然不住王宫驿站,偏偏请求王上,要在姜公府暂住。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只是他看起来心机颇深,看来还有其他目的。 姜凝晚上吃的多了些,睡到夜深十分,竟燥的醒了过来。她喝了一口凉透了的茶水。还是觉得心里难受,就轻轻打开窗户。看外头夜色正好,打算出去走走在回来休息。她顺着曲阑,沿着荷塘边的石子小路,往后园走去。 谁知还没走到后园,趁着月色,竟看到一个人影,脚步有些快,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东西。姜凝左右看了看。悄悄躲在栏杆后面。那人没看见自己,还在四处张望,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过了片刻,那身影突然转过身来。姜凝看清了那人的脸孔,惊讶的后退了几小步,竟然是刚刚住进来的秦国使臣,甘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