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急忙给兄长使了个眼色,才没让他把接下来的话说出口。
他适时解释:“父亲的意思是,我们此行有望通过父亲老友的引荐,获得某位大臣的提携,为未来在朝中的地位铺路。”
苏轼满脸问号:“不是直接等着吏部安排官职吗?”
苏辙一脸看傻子的表情,看着兄长。
仿佛在说:“你这是什么理解能力?”
果不其然,父亲接下来的话语,直接让苏轼哑口无言。
“你以为考完了就无事了?不与那些官宦世家相处,打交道。等着朝廷随便给你安排个职位,你做与不做?你愿意就这么平庸下去?”
苏辙恭敬地回道:“父亲教训的是,不知,此行我们是要去拜访哪位大人?”
“先去拜访张大人,而后再议。”,苏洵淡淡回答,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深思。
以前自己只专注于考试,而后,才发现朋友多,好办事的益处。
俗话说得好:老子吃过的亏,不能让儿子吃第二回!
前两年多亏张方平的推荐,让两个儿子免于了州试,直接赴京应举。
这次专程去,是感谢,也是另有他意。
毕竟虽然考试是过了,但是接下来的安排官职,也是重头大戏。
显然,对于官场的深谙,苏洵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和打算。
他深知,在考试之外,人际关系的网织也是成功的关键。
苏辙点头表示理解,他知道父亲的用心良苦。
而苏轼却吐吐舌头,回忆起以前的经历:“对了,那位张大人上次,见我时还夸我挺可爱的。”
“还有啊,他家的厨子手艺真不错,那饭菜做得特别好吃。”
苏轼想到美食,不禁眼前一亮,“好极了,去他家就不用天天吃,父亲准备的那些干巴巴的干粮了!”
苏洵听了这番话,不禁“咳咳”两声,气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你就知道吃!”
苏辙见父亲因兄长的话语而有些气结,连忙伸手轻轻拍打父亲的背部,试图为他顺气,“父亲,别生气了。”
“你们知道这次我们前往的真正目的吗?”,苏洵沉声问道,目光锐利地扫过两位儿子:“这是为了你们未来的制科考试做准备。”
苏轼见到父亲的表情严肃,真怕把老父亲气出个好歹来,连忙应声:“知晓,知晓,我刚才只是开个玩笑而已。这次我去了定好好与张大人请教学问。”
“希望你这次能够多学些东西,别总是那么轻浮。”,苏洵语重心长地说:“你当兄长的,别整天吊儿郎当的,没个正兴。看看子由,谨慎内敛,多么稳重。”
“等往后进了官场,你俩兄弟要互相帮助,照应彼此。”
苏辙肃然回应:“父亲,我知道了。”
苏轼也随即点头:“父亲,弟弟说他知道了。”
苏洵不由得从车边抄起一根戒尺,轻轻敲了苏轼一下。
“哎哟,别打,别打,张大人最喜欢我这种直率的性格呢!”,苏轼边躲边抱怨。
“父亲,君子动口不动手!动手是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