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盛闻言,站起身来向西深深一揖:“外臣感激乾王知遇之恩,无以为报!”
丁韶亦随之行礼,然后继续说道:“丁韶奉命前来坤国时,我国君王特意嘱托:‘坤相国柯盛乃当世鸿儒,使坤民懂礼仪、知荣辱、享太平。请代我向柯盛先生致以敬意。’”
柯盛谦虚地回应道:“诗云:‘明明在下,赫赫在上。’鄙人这点微末之光,实乃仰仗于本国大王之赫赫光辉。”
“坤国君臣和谐,相得益彰啊!”丁韶赞叹道,“相爷您如此风范,难怪我国君王特意命我送来黄金千镒。来,请相国大人笑纳。”说着,他挥手示意,几十名壮汉鱼贯而入,抬着沉甸甸的礼盒上前。
柯盛见状,惊得双手连摆:“这如何使得,如何使得?千镒黄金,如此厚礼,实在让我受宠若惊。”他心中暗自盘算,千镒黄金,那可是相当于两万两千两金子,简直是一笔巨款!
丁韶却笑道:“相国大人请放心收下,我国君王并无他意,只是希望相国能为坤乾两国的邦交多费些心思。哎,说起此事,我倒想起当年闲居时的一段往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那时我西邻卖茶致富,东邻贩粮发家,两家互相炫耀攀比,却因一言不和常常争斗不休。最终引来了盗贼的觊觎,将两家财物洗劫一空。希望坤乾两国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啊!”
柯盛闻言恍然大悟,连声道:“明白,明白。多谢使者提醒。”他命人收下礼物,顿时与丁韶如同多年故交一般亲近。二人谈天说地,相谈甚欢。
临近中午时分,外面突然传来高呼:“大王驾到!”柯盛与丁韶闻声匆匆迎至门外。不一会儿,坤王虚满面笑容地走了进来:“相国身体恢复得如何?哦,丁先生也在啊。”
柯盛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叩谢:“臣对国家无甚贡献,却得大王如此厚爱,臣必竭尽全力以报国家。”
坤王虚扶起柯盛,和颜悦色地说:“卿是坤国的栋梁之臣,也正因如此,才会引来那些不轨之徒的刺杀。”
众人落座后,丁韶开始谈及他曾经的出使经历:“大王,外臣曾出使通古斯,那些蛮人对我坦言,他们并不惧怕乾、凉、涿等国,唯独对坤王虚心存敬畏。”
坤王虚听后大为惊奇:“哦?这是为何呢?”
“通古斯大汗曾说,乾、凉、涿三国虽与我们交战,但我们并无惧色。然而坤王却不同凡响,他承袭先贤智慧,以礼仪为纲,教化治国,麾下人才济济,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实在令人敬仰。正因如此,大王的威望远播异域,仁德之名传颂四方。”丁韶娓娓道来,满是赞佩之情。
坤王虚听后笑容满面,难以自抑。柯盛趁机恭维道:“我家大王时常提及,这都是得益于圣人智慧的恩泽啊!”
坤王虚感慨万分,摇头道:“想当年,圣人周游列国却未得重用,实乃生不逢时之憾。如今寡人已昭告天下,无论城邑大小,均须建立圣庙,岁岁祭祀,以传承和发扬圣人学说。”
丁韶闻言点头附和,并提出建议:“所言极是。坤国作为泱泱大国,为世人所敬仰。然而现今王宫与城郭之气象,似与大国身份不甚相称。臣以为,临河城与王宫均应扩建重修,使其更加辉煌壮观。如此一来,外邦使者到访时必将感受到朝圣般的庄严与崇敬,儒学之精髓亦可随之深入人心。”
坤王虚听后大为振奋:“相国听令,即刻着手筹划兴建城郭与殿宇事宜,以彰显我坤国之威严与气派!”仿佛伟大的临河城已在他眼前展现出了光耀万世的辉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