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硕轻笑一声:“杨某今日前来,并非揭穿遗诏一事,而是看在往日师门的情分上,来劝通古兄回头。"
李斯反驳道:“好一个师门情分,斯为官数十载,也未见居士前来叙旧一二。本相看居士是替新主子当说客吧。
哼哼,本相以为居士独尊儒术,不料也
学那张仪苏秦之流,使起合纵游说手段。敢问汝之主,又是何许人也?”
见此,杨硕并不恼怒,而是仰天大笑:"哈哈哈…通古兄此言差矣,杨某虽研习儒家学说,却不似淳于越那等儒生迂腐.百家之学若能应对当下时局,杨某不吝用之。
今日杨某所为,乃受公子长生之托。至于遗诏之事,也是其告知。”
李斯听后有些摸不着头脑,对方口中的公子长生是何许人也?
仔细一想,隐约记得似乎扶苏有个儿子叫嬴长生。
想到这里,李斯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据赵高所说,赢长生应该早就死了,现在又如何出现在杨硕口中?
还能让杨硕为他卖命?
而且篡改遗诏如此隐秘之事,他是如何得知的?
就在李斯陷入沉思之际,杨硕接着道:“通古兄,恕我直言,倘若胡亥登基。必尊赵高。届时,左相又何以处之?”
面对杨硕提问,李斯并不作答。
“倘若赵高、胡亥二人自知得位不正,欲卸磨杀驴,左相又当何以应对?”
李斯脸皮出现一阵抽动,还是不答。
“倘若遗诏一事东窗事发,届时群臣审判,左相一族安能活命?"
杨硕这三个问题直击李斯的灵魂,可谓是招招破防。
李斯已经坐不住了,站起来质问杨硕:”扶苏是不是还活着?”
杨硕不紧不慢回道:“公子扶苏正率领十万秦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而来。”
此刻李斯的心理防线已崩溃,踉跄几步,双手靠在亭子护栏。
他非常清楚,扶苏和蒙恬所率领的秦军,都是当年参与灭六国之战的老兵,近些年又驻守边疆和匈奴作战。
其战斗力恐怖如斯,岂是咸阳城五万新军可敌?
随后,杨硕又把赵高如何屠杀扶苏一家、赢长生如何逃出咸阳北上通风报信,又是如何回到咸阳暗中布局,将经过一五一十告知李斯。
"单凭赵高下令屠杀扶苏家眷,在下也能猜出七七八八。胡亥若得位正,何须费此周章?通古兄,在下说得对吗?”
李斯此时瘫坐在地,随后撑着护栏跪了起来。
他明白,扶苏带十万秦军即将围攻咸阳,此时俨然是大势已去。
他悔不当初听信赵高之言,篡改诏书。他悔恨自己经不住诱惑,被赵高三言两语的挑唆下,成了奸诈小人的帮凶。
李斯仰望天空,任由瓢泼大雨浇在身上,似乎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清醒一些。
"陛下,臣本上蔡一介布衣,出身卑微,蒙陛下不弃拜为客卿。
幸与陛下志同道合,斯才得以将一生所学才华施展。如今尊为一国丞相,斯却为一己之私,听信小人谗言佞语,辜负陛下知遇之恩,他日斯下得黄泉,将无颜面君。呜呼悔哉!”
杨硕将李斯搀扶起来,宽慰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为今之计,若想保住李氏一族不被牵连,通古兄应听在下安排。"
李斯反手紧拽杨硕衣袖,迫切道:"居士教我。"
随后李斯撤去府兵,与杨硕拟起计划。
雨停之后,两人交谈完毕,李斯千恩万谢送杨硕至府门,目送对方远去。
就在李斯准备转身进府时,远处响起杨硕的声音:“杨某近日囊中羞涩,来日获得封赏,再来赔偿石桌。"
李斯闻言一阵语塞。
.....
咸阳宫中。
赵高站在一座阁楼上,微眯着眼睛,俯视着全城雨景。
"轰隆隆"
天边再次闪起一道雷电,宛如预示着这一切,即将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