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种暗戳戳的喜悦,赵长卿和何悠悠都看出来了。
等他点完菜,赵长卿忍不住开口问:“七弟,你今天是出门捡到钱了?”
何悠悠心里暗暗纳闷。
赵长卿这个比喻用得不够恰当。
他一个堂堂亲王,每年的岁俸上万两,出门捡钱这种事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齐王赵长翊嘿嘿一笑:“四哥,没捡钱,但是比捡钱了还开心。”
“哦?”赵长卿眸子微闪,“说来听听。”
齐王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哥,我今天见了几个京城的几个大粮商,从他们那里得知了一个赚大钱的法子。”
赵长卿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七皇弟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这个七弟,别的爱好没有,就是喜欢赚钱。
本来嘛,赚钱倒也不是一件坏事。
能够积累财富,是人家自己的本事。
怕就怕,这个人永远走在去赚钱的路上,而从未到达过彼岸……
他这个七皇弟,显然就是这种“永远在路上”的人。
赵长卿正在心里吐槽,谁料,坐在他旁边的何悠悠听见“赚大钱”这三个字,突然在一旁开口了。
“什么法子?”
赵长卿这才想起来:嘿,在赚钱这个方向上,何悠悠专业对口了。
这个问题问得正是时候。
赵长翊正处在一个“一肚子好东西不吐不快”的状态,如果赵长卿不打算接茬,他心里痒啊,痒得抓耳挠腮。
何悠悠这一问,正好搔到了他的痒处。
也不管跟人家熟不熟,立刻就竹筒倒豆子般把心窝子给掏出来了。
“今天我见了几个京城的大粮商,他们给我讲了一个赚钱的门路,随随便便就能把本钱翻几番。”
“哦?是吗?这样的好事儿,齐王殿下可不能一个人藏着,跟民妇说说呗,民妇也想赚钱。”
急性子的何悠悠,立刻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齐王一看,自己亲哥似乎无动于衷,而这个韩夫人却很捧场,整个人便马上站起来,挪窝了。
他直接走到何悠悠的另一侧,坐下,方便离近了说话。
赵长卿:嗯?
“韩夫人,那些大粮商们说,今年江南那边,有人在春天就跟当地的农户签了契约,契约上约定了价钱,准备到粮食收割时按协议价买他们的粮食。没想到,今年粮食奇缺,北方雪灾影响了收成,带动全国的粮价齐齐上涨。等粮食成熟时,价格比他们当初的契约价涨了三倍,三倍呀!”
齐王为了表示出震惊的效果,左手扶着袖子,右手伸出三个手指,在何悠悠面前用力地摇晃了几下。
何悠悠听完他的话,觉得这事儿怎么这么耳熟呢?
你等会儿……
“齐王说的这人,他是什么来历啊?”
齐王想了想:“听说……似乎是北方的客商,至于来历和姓名就不知道了。不过,他们给这种交易取了个名字,叫做‘买青苗’。本王猜测,可能是因为立契时,禾苗尚幼尚青,所以叫‘买青苗’。”
何悠悠愣住:吃瓜吃到我自己。
她只好打着哈哈:“哦,这法子……倒是挺好……挺好。想出这法子的人真聪明,呵呵……齐王王殿下准备如何啊?”
齐王使劲一拍大腿:“那还能含糊?必须大干他一票啊!本王准备,到明年开春,立刻就去江南,把这个青苗买了!等粮食收获之时,转手一卖,嘿嘿……”
何悠悠:哦……
她懂了。
齐王就是那种神奇的生物——
一听说别人炒股赚钱了就去炒股,一听说别人基金涨了就去买基金,一听说黄金保值就去买黄金……
俗话叫,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