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庆宫又拍了一回温泉水,昭容休息喝茶的时候,帝王说,十日之后的休沐,刚打了胜仗的荣国公之世子贾代善大婚,准备一下,到时候一起去围观。 出宫? 天上突然掉下来的好事啊!当然要去。 “那,小五去么?” “不,只带你一个。” 并不是正大光明的降临臣子的婚礼,因为这样做,容易给文臣武将一种“风向逆转”的感觉。 武将被打压太过不好,但是直接捧起某一家武将,那不是昭示帝王恩宠,而是捧杀。 微服出游,是一种不明显的表达。 终于可以“放风”了,昭容开心扑过去地“么”了好几下。 经过一番费时费力费水的“沟通”之后,出宫的衣服和路线都准备好了。 选择甄昭容自然有原因,甄家多少跨了文武两行。 甄家父亲是文臣,长子是书院山长自然也是偏文的。 次子甄芮在山西为令,兼管了一地武备;三子甄英则是随军出征的功臣,完美执行了前任府君定下的计划,为大周的北方带来未来数年的平静,这两个都是偏武的。 带着甄昭容随行,对外意味着并无明显的偏向,刚好也给习惯想太多的臣子一颗定心丸。 当然,昭容是后宫最不麻烦的一位也是原因之一,很多时候,帝王觉得相当省事,放在心上一点儿也不沉。 听得懂自己说话,但是会听过就忘,从未外传; 自己会找事情做,不会整天哀哀切切等待,跟他亲生的母亲完全不一样,有自己找阳光和彩虹的生命力; 想撒娇的时候也毫不吝啬声音表情,伸手要抱抱的时候完全没办法拒绝…… 还有处理宫中突发事件,所有的按兵不动和吃下的暗亏都给太后指了一条“明路”,直接提供了“秋后算账”的捷径。 昭容怕麻烦,于是懒得找人麻烦;刚好,皇帝陛下一点也不怕麻烦,做一个“秋后算账”的陷阱,再远远地套一张大网,一点也不麻烦! 太后那儿不提,顺郡王府的异动已经很明显了。 帝王的小本本上,红笔在某个名字上点过一个点,后来划了一道线,最终在封春宝林的时候,画了一整个圈。 刚好,前紫薇舍人薛琪也在江南,离的近了,就该多拜访几次老朋友! 休沐日。 小贾将军的这一仗打得相当漂亮,宁荣两位老国公被文臣们嘴皮子打压了好几年了,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帝王也相当给脸地赏赐了不少东西,男女老少合适的都有,可立即使用、可作为收藏、可传家百年的不一而论。 前一日晒聘礼的时候,不少高门大户的年轻媳妇摸了摸心口,竟是如此的盛宠! 皇帝陛下的赏赐中有不少东西都包含在聘礼内了,史家倒是没有昧下什么,略微减了两三样,其余便一同给了出嫁的女儿作为嫁妆一起带走。 有娘家,有底气!这是出嫁前史姑娘被告诫的,敬奉公婆都是小事,夫妻一体才最重要! 上了花轿,伴着一路围观的人群,长长的迎亲队伍从史家接到了新娘。 出了宫,自然不能直接叫“陛下”,那叫什么呢? 虽然曾经也是看过北极圈“七千里暮云未合”的豪情女子,某昭容还是沾染上了一孕傻三年的“诅咒”。 “小五爹爹,要一个小面人好不好?”街上,趁着小贾将军大婚人多过来凑热闹的小商小贩不少,有个小摊子上的七仙女和董永捏得特别好看。 反正不能叫相公,那是皇后的称呼。 入宫之前的甄小妞被教导过,夫妻之间称“相公”“娘子”,小妾称呼男主人,只能是“大人”。 可是,身后的侍卫也叫陛下“大人”,自己也这么称呼,总觉得把威风凛凛、高壮彪悍的侍卫们硬拉到了“男妾”的行当里面。 “好不好嘛?”皇帝没反应,昭容拉着他的袖子摇了一摇。 “这是什么称呼?” “小五的爹爹?”昭容一脸问号,“不对吗?” 当然不对!听起来像是排行第五的爹一样,虽然当爹的话,如果初儿(夭折的第一个皇子)当年长大成人了,估计和菲儿一样大吧…… 帝王闭了一下眼睛,把乱飞的思绪拉了回来。 “平之。” “嗯?”昭容歪了歪脑袋,今天出门扎了双圜髻,配则鲜嫩颜色的衣服,整个人相当显小。 “叫我平之。” “嗯嗯,平之平之,要一个小面人好不好?”很自然的继续撒娇,等反应过来名字是不是有点耳熟,已经两个小面人到手了。不是牛郎织女,是小龙女和善财童子。 不过,陛下不姓林真是太好了呢! 走到贾家门口,附近已经围了不少人。新娘子已经进门了,待会儿会有管家从侧门出来撒喜钱。 甄菲一行人衣着不算华贵,虽然人多,但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跟大家抢喜钱的,周围的人们让出一条小道,供一行人进门。 国公府的管家长着一双利眼,一看一行人中男子的靴子就瞬间收敛了骄傲的神色,恭敬谦和地把人让进大门,随后退回来重新关上正门。 跟随着绕过一圈回廊往里走,甄菲的手心忽然被捏了一下。 转头,陛下神色平静。 哦,是自己太兴奋了!提示要淡定呢! 但是情有可原! 这可是史家姑娘!贾代善的老婆!未来的史老太君!红楼的大Boss之一! 这不是面基或者看到网红的现场!这是直面千古大坑的现场! 淡不定!保持不了完美嫔妃的风度啊! 已经来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了,侍卫们也四散开来。 不远处的荣禧堂里,小贾将军正在拜堂,不适宜打断。 甄菲垫着脚尖,想看看新娘子——虽然史家姑娘的面容前有珍珠的小帘子挡住了一半的脸,但是昭容眼神很好的!从小爱护眼睛,视力妥妥的5.0,从花厅的方位看荣禧堂里的新娘子完全没有问题! 不够高,看不着,踩凳子不合适…… 然后被抱起来了,坐在臂弯上,既有廊柱挡住了一大半身躯,同时又能一览众山小。 “下不为例。”有人警告道。 “嗯嗯,知道平之最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