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心声无一不是凌乱不已,大家都在心里感慨,皇上这简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没事儿就没事儿,一搞事儿吧就搞大事儿,还准备的机会都不给一下。
这一下搞这么多事情,他们该先劝什么比较好呢?是劝皇帝先不要遣散后宫好,还是劝皇帝再考虑考虑封后的事情啊,毕竟皇后乃一国之母,这事关重大,万万不能儿戏啊。
就算是高门贵女当皇后,都得谨慎再谨慎,这也是这么多年皇帝始终无后的缘故。
如今皇帝一张嘴就要封后,当初大家不停地上书祈求皇帝封后的时候。他怎么半点都不搭理啊?大家好不容易打消了这个念头,好家伙皇帝倒是二话不说要封后了。
封后就封后吧,但是熹妃娘娘是不是有点不太行啊?
这这这,出身也太低了吧?
当个妃子都是上辈子烧高香了,众人心里多少都是有些不满的,若非宋知萱有了身孕,她这个熹妃估计都坐不稳,那些大臣能天天上书烦死皇帝。
大家好不容易看在她肚子里孩子的份上,接受了她熹妃的身份,好家伙,现在她就要当皇后了?
这这这,这升得也太快了吧。
众人想到这点,不由得沉默。
当皇后也就算了,皇帝居然为了她这个皇后,要将整个后宫都遣散了,这是从未有过的先例啊。
一个两个简直是急的不行,都想劝皇帝谨慎再谨慎一些。
是的,虽然皇帝什么也没说,但他对宋知萱的独宠,众人无一不是看在眼里,大家心里都是议论纷纷。
现在皇帝上一秒遣散了后宫,下一秒便要封宋知萱为后。
这要说跟宋知萱没关系,都没人相信。
此时此刻,什么都不知情的宋知萱,在众大臣眼里已然成了一个祸国殃民的妖女。
宋知萱:“ (⊙o⊙)……”
皇帝传了圣旨以后,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了许多,他简单扫了眼大臣,见他们一个两个都是个苦瓜脸,皇帝顿时没了心情,想着没事儿就赶紧回宫看看宋知萱。
也就是在皇帝打算退朝的时候,众大臣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再不劝就没机会了,一个两个纷纷下跪求皇上再考虑考虑。
然而众大臣的行为不仅没有让皇帝重视一分,皇帝甚至因为厌烦连看都懒得多看他们一眼。
皇帝就那样,完全无视跪了一地的大臣,冷着脸说了一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皇帝便直接起身,毫不犹豫的离开了。
众大臣跪在地上,想过无数个场面,甚至想到了皇帝因为他们的阻拦而震怒的场景,万万没有想到皇帝会是这样这个反应。
这让众人满腹的话语直接堵在了喉咙,上也不是,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皇帝我行我素,半点也不给面子的行为让众大臣非常的,无奈。
最后,一个两个耷拉着脑袋,万分丧气离开了朝堂。
没办法,不走能怎么样?皇帝都走了,难道他们还能一直跪在那里吗?
由于皇帝半点也不给面子,众人心中是十分不忿,始终觉得心里堵着一口气的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自己安慰自己。
众人不由得想,遣散后宫确实有些过分了,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后宫怎么能遣散呢?作为皇帝,开枝散叶也是他的职责啊?
但是吧,咱们这位皇帝和别的皇帝,确实不太一样,他的后宫遣不遣散,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啊,反正这么多年宫里还不是就那样。
所以遣散也就遣散了吧,还能省点钱。众人苦中作乐。
至于封后的事情,一想到这件事,一个两个老脸直接皱成了菊花。
这个真的很难安慰到自己了。
那个宋知萱,就她那个出身,当个熹妃众人都觉得头疼,现在倒好,摇身一变成皇后了。
皇后啊皇后,皇上的妻子啊,就她以前的身份,众人一想到又忍不住皱眉。
没法忍,真的没法忍。
但是皇帝执意如此,又有谁能让皇帝改变主意呢。好像还真没有。
于是乎众人只能苦着一张脸,皱着眉头捏着鼻子告诉自己,虽然宋知萱要啥没啥,根本不配当一国之母,可她好歹是皇子/公主的亲生母亲啊,皇帝连后宫都遣散了,估计也不会有往后宫里塞人的可能性,宫里都只剩她一个女人了,她又快生孩子了,不当皇后,好像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想到这个,众人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已经开始接受了。
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身旁的人。
“哎,想好了吗?”
“想好了,你呢?”
“我也是想好了,就这样吧,反正皇上心意已决,咱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吧?”
“是啊。”
众人相视一笑,而后坦然的大步向前,走了。
他们没有说出口的是,无论宋知萱生下皇子还是公主,看皇帝那架势,她的孩子迟早得坐上龙椅,宋知萱是拉胯了一点,可众人不由得想,不管如何,她都是皇子/公主生母,更别说如今皇帝还一心一意站在她那边呢。
自己和她对着干,有什么好处吗?
完全没有。
但是再纠缠下去,再多说几个字,大概率是不仅改不了局面还会给惹一身麻烦呢。
何必呢?
考虑到这一点的众人,便不再纠结宋知萱出身的问题了,欣然接受了封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