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无相法师达成协议后,赵佶当即命令三司使吕惠卿,知开封府范纯礼、开封府少尹张商英和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狄咏清理寺院,接受土地财产和各类铜铁佛像,算是发了一笔横财。
经过三司和开封府的统计清点,共得土地九千余顷,度牒钱六万余贯,还有可以铸造上百万贯钱币得各式佛像。赵佶当然也投桃报李,从户部右曹拨给各寺院黄金一千两,用作为佛祖重塑金身用。
同时开封府也抓获了一大批作奸犯科的市井无赖,对于这些人,赵佶处理意见很简单,凡是人贩子或者有人命案的,直接处决,不必多言,罪行较轻的发配陕西充军,不得列禁军军籍,罪行较重又不致死的,直接奉送沙门岛套餐一份。
处理完这些人,三司的官吏也清查了寺院的生意,据三司估计,每年可收税三十万贯左右。有了钱,事情就好办多了,从这些铜像中拨出三千斤铜给奚官局铸炮用,剩余的铜全部送钱监铸钱,铁器铸成农具,发给裁汰的禁军士卒种地用。
东算西算,赵佶发现到手的钱财又没了,不禁有些无奈,这钱啊,真是永远都不够用的。
赵佶翻开一本劄子,是提举河东常平唐恪请求治河的劄子,说起黄河,赵佶也不禁无奈,有宋一代,黄河决口、溢水的次数分别高达69次、138次,差不多每两年就有大灾,都说黄河是中国母亲河,可能这时候咱们母亲在更年期吧,所以才这般狂暴。
上一次大宋关于治河的大争论就是商胡改道,仁宗庆历八年,黄河在商胡坝决口,而后改道北流,大宋朝廷为了让黄河继续东流,来保障北宋的边防,强行让黄河改道东流,为此仁宗挖六塔河,企图让黄河重回横陇故道,结果六塔河刚刚修成,当晚黄河就在大名府决口。
自此黄河分为两股,一股北流,一股东流,此时的仁宗皇帝正焦头烂额,忙于对付西夏,哪有功夫关注河工,黄河就一直这样两股分流 ,直到神宗时,熙宁二年,王安石决意让黄河复归东流。但是黄河丝毫不给坳相公面子,当年黄河就在许家港溃决。
元丰三年、四年,黄河两次在小吴坝决口,并夺御河河道,经青州北流入海,北宋朝廷的第二次让黄河东流的努力付诸东流。然而在小吴坝决口八年后,刚刚亲政的哲宗皇帝趁黄河涨水,掘南沙河堤,尽闭北流,以全河东流。北宋第三次令黄河回归故道。
然而,皇帝的面子也不好使,仅仅六年后,元符二年六月,黄河于内黄决口,再度走小吴坝北流入海。经此一次,宋廷也认识到,让黄河东流显然是不可能的,宋廷决定任黄河北流,但是数次的修河与决堤溃坝,导致宋廷花费的钱财以千万贯计,前后数万百姓为此丧生。
更要命的是,为了让黄河东流还是北流,成为了朝廷争论的焦点,部分大臣出于稳固边防的想法,坚持要让黄河回河东流,为此不惜三次大规模修河,然而咱们的黄河母亲用响亮的大逼斗告诉了北宋君臣:老娘想在哪里入海就在哪里入海,就是要北流。
在元符二年后,大宋君臣都明白,北流不可更改,但是花费的代价实在是太过于惨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