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就算能找到匈奴,你能打过他们吗?
此话一出,大家纷纷附和,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因为大汉太平了这么多年,已经没太有有能力的名将了。
王恢不理会其他人的攻击,而是紧紧盯着在龙椅上沉思的刘彻,他相信这个意气风发的皇帝陛下会支持他的决定。
没想到刘彻的下一句话,就让王恢的念头打消了。
“先不打了。”刘彻低声说道。
“不过,只是暂时的,请大家相信朕。”刘彻抬起头,眼神冰冷而坚定。
王恢听后有些失望,不过他脑海里已经在构思一个计划了,他相信,下次刘彻不会拒绝他。
两年后,到了元光二年,王恢向刘彻提出了马邑之谋,简而言之就是试图利诱匈奴军臣单于入境,在马邑谷中设伏,灭之。
这个计划并不是王恢自己想的,而是借鉴了一百年前赵国名将李牧伏击匈奴的成功案例。
有了前人的一次成功,王恢坚信,自己也一定能行。
刘彻看了看计划,觉得没啥问题,批准了。
为了这次大战,朝廷总共准备了足足六个月,一共筹备了大军三十万,可谓是下了血本,势在必得。
一切准备就绪,大军埋伏好,准备等匈奴进圈。
远处,匈奴晃晃悠悠地过来,就快要进来的时候,匈奴忽然如临大敌,一个急刹车,然后调头逃跑。
三十万大军扑了个空。
王恢傻了,刘彻也傻了。
怎么回事呢?
原来,王恢虽然勇气可嘉,但智商还是欠缺了一些。
李牧之所以能赢,是因为他拿几千百姓和无数牛羊牲畜做诱饵,一步一步把匈奴引进了包围圈,然后发一声威,伏兵四起,把匈奴包了饺子,从而大获全胜。
而王恢同志,不明白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的道理,可能是心疼百姓,就没有拿百姓做诱饵,而是只扔了一堆牛羊过去。
王恢认为这只是一个小改动,无伤大雅。
好,那我们现在代入匈奴视角,大半天的路上一大堆牛羊乱叫,周围还tm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
牛羊四处乱窜,一个牧民都没有,你们汉朝他妈的把我们当傻子是吧?这么个架势都快把“这里是陷阱,这里有埋伏”几个大字写在脸上了,还想让我们自投罗网?
“真是笑死朕了!”嬴政看到这里笑的前仰后合,他是怎么也没想到还能有人做出这种操作。
“这个叫刘彻的,怎么感觉也不过如此啊。竟然能让这种低级的错误出现在战场上。”嬴政摇了摇头,有些失望。
“希望接下来你能让朕改变对你的印象吧。”嬴政把目光移向金幕。
……
刘彻被王恢的愚蠢气的不行,三十万大军出征,连根匈奴人的头发都没拿到,实在是岂有此理。
为了宣泄怒火,刘彻把王恢关了起来,而王恢估计也被自己蠢到了,竟然在监狱里自杀了。
刘彻心里有些悲凉,难道堂堂大汉就找不出一个能顶台面的大将军来吗。
这时,他突然想到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