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韩非并没有在秦国待很久,因为他实在是太有才干,李斯很嫉妒他,跟嬴政嘀咕道:“这家伙对韩国很忠心!是不会真心实意地帮助大王你的,反正最后也得不到,不如早点除掉他。”
嬴政听信了李斯的话,就把韩非关了起来。李斯实在是聪明绝顶,他知道以嬴政的聪明才智过不了多久就会寻思过来的,于是他先下手为强,把韩非弄死了。
没过多久嬴政果然后悔,到牢里一看,人已经死了。
“原来如此啊……朕说难怪怎么这么巧呢,怎么死的这么蹊跷?”嬴政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斯。
李斯想要狡辩,却突然发现自己狡辩不了一点——金幕上铁证如山。
于是,李斯只好老老实实地认错。
“罪臣当时被嫉妒冲昏了头脑,做了错事,请陛下惩罚。”
嬴政挥了挥手,表示无所谓,同时心里再一次打了一个问号。
李斯不是个老实人,在自己死后,他做了什么呢?
……
韩非的死固然令嬴政十分痛心,但正事儿也没闲着。
秦王政十六年九月,韩国南阳守腾主动投降并献出南阳地。接收后秦国实际上却以该地为前进基地,作进攻韩国的准备。
不好意思,要了你的人,我还要你的地。
第二年,秦军以绝对的优势兵力碾压了韩国守军,内史腾率领秦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进攻韩国,一举攻克韩都新郑,俘获韩王安,继而占领韩国全境,灭亡韩国。
华夏大拼图(1/6)。
下一步嬴政就要准备去收拾赵国了。
距离上一次与赵交战已经过去了三年,上一次双方的战役无比惨烈,伤亡十分严重。
在秦军消灭韩国后,赵国的“天时地利”就来了——当然,是对秦国来说。赵国遇到严重旱灾,国内缺粮,人心浮动。
这正是一鼓作气干掉赵国的最好时机!嬴政立刻下令在稳定好灭掉的韩国的局势后,派兵转进赵国,开始进攻。
王翦率上地兵,羌瘣率羌兵出井陉;杨端和率河内兵,分由南北夹击邯郸。
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
作为秦国的传奇大将军王翦,这次却遇到了出人意料的瓶颈。前面有了天时地利 ,但没有人和。
实际上,是人太和了。李牧那么牛逼的人,竟然赵王那么信任他?
不允许。
那就人为制造一点“人不和”吧。